锢聪塞明 gù cōng sāi míng

abac式
拼音gù cōng sāi míng
注音ㄍㄨˋㄘㄨㄥㄙㄞˋㄇㄧㄥˊ
繁体錮聰僿明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锢聪塞明的解释
形容聪明才智被束缚和压抑,不能充分发挥的状态。
出处

1.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清·谭嗣同《黄颖初〈传音快字简法〉序》:“因其繁而繁之,是洽丝而棼,瞀天下者也。强其繁而简之,是锢聪塞明,陋天下者也。”

2.

出自《战国策·秦策三》,原句为“锢其聪明,塞其耳目”,比喻对人的才智和视听的限制。
寓意
提醒人们要避免让才智和能力受到不必要的限制,追求自由发挥的环境。
列子

1.

他在小公司工作,感觉自己的才华被锢聪塞明,无法施展。

2.

这个项目限制了他的发挥,他觉得自己被锢聪塞明。

3.

在那个环境下,他的创意被锢聪塞明,无法实现。

4.

她在那个岗位上觉得自己被锢聪塞明,无法展现自己的能力。

5.

他觉得在那个团队中自己的想法被锢聪塞明,无法推进。

锢聪塞明的翻译
德语
gehemmte Intelligenz
日语
知恵が抑えられる
法语
intelligence entravée
英语
restrained intelligence
锢聪塞明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金,固声。本义:用熔化的金属堵塞空隙)。
2:同本义。
3:禁闭;禁锢。
4:疾病经久不治的
cōng
1:(形声。从耳,总声。本义:听力好)。
2:同本义。
3:明察。指耳闻声音而心能辨别其是真假。
4:聪明,有才智。
sāi
1:(会意兼形声。从土,塞(xià)声。塞同罅,空隙之义。本义:阻隔;堵住)。
2:同本义。
3:填塞;充满。
4:遏止,禁止。
5:补救;抵偿。
6:搪塞;应付。
7:困窘,时运不通。
8:诚实。
sài
1:险要之处;要塞,边塞。
2:边境。
3: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
4:构筑要塞。
5:酬神。
1:实,堵、填充空隙,用于书面词语中。
míng
1:(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2: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3:明白,清楚。
4:圣明,明察,明智。
5:明显,明确。
6:明艳, 鲜明。
7:照亮。
8:点燃,点亮。
9:懂得,了解。
10:阐明,表明。
11:明确。
12:受。
13:结盟。
14:白昼,白天。
15:人世,阳世。
16:眼睛,视力。
17:明朝 。(1368—1644年)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
18:声名、名誉。
19:名分,地位身分。
20:公开。
21:姓。

锢聪塞明,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gù cōng sāi míng)。abac式组合,锢聪塞明意思是:形容聪明才智被束缚和压抑,不能充分发挥的状态。 提醒人们要避免让才智和能力受到不必要的限制,追求自由发挥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