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之嫌的解释
比喻对某人或某事有所怀疑或不信任。
出处
1.
《旧唐书·牛廪传》:“家书缺者,诚宜补葺。然此去京师,水际万里,不可露赍,当须箧笥。人观兼乘,谓是货财,古人薏苡之嫌,得为深诫。”2.
出自《诗经·小雅·小弁》中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离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后世引申为对某事有所怀疑。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不确定信息时保持警惕和理性。
列子
1.
听到这个消息,他不禁对其真实性产生了薏苡之嫌。2.
她对朋友的解释产生了薏苡之嫌,觉得其中可能有隐情。3.
对于这项投资,他一直怀有薏苡之嫌,不敢轻易下决定。4.
听到这个传闻,小明心中产生了薏苡之嫌,决定去求证一番。5.
他对新来的同事的背景产生了薏苡之嫌,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薏苡之嫌的翻译
德语
Zweifel hegen
日语
疑いを抱く
法语
avoir des doutes
英语
harbor doubts
薏苡之嫌的字意分解
yì
1:莲子的心,即莲子中的青嫩胚芽。
yǐ
1:无明确含义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xián
1:(形声。从女,兼声。本义:疑惑,怀疑而有可能性)。
2:同本义。
3:避忌。
4:厌恶。
5:嫌隙,仇怨。
6:怨恨。

薏苡之嫌,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ì yǐ zhī xián)。abac式组合,薏苡之嫌意思是:比喻对某人或某事有所怀疑或不信任。 提醒人们在面对不确定信息时保持警惕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