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神疑鬼的解释
形容人疑心重重,对一些本来没有的事物也胡乱猜疑,表现出过分的怀疑和不安。
出处
1.
明·张岱《瑯嬛文集·萧丘〈谵述〉小序》:“谵者非梦非幻,疑鬼疑神,若图谶,若镜听,若童谣,人所奉为蓍蔡,以卜休咎,是名曰谵。”2.
出自清代作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画皮》,原文为“疑神疑鬼,惑乱心志”。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过度猜疑,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列子
1.
小明总是疑神疑鬼,觉得有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2.
每次听到奇怪的声音,奶奶就开始疑神疑鬼,以为是鬼魂作祟。3.
他因为疑神疑鬼,总是怀疑朋友对他不忠。4.
她在黑暗中疑神疑鬼,总觉得有东西在跟着她。5.
因为疑神疑鬼,他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不信任感。6.
然而这么一来,却又使一些看文字不用视觉,专靠嗅觉的“文学家”~。 ★鲁迅《准风月谈·前记》疑神疑鬼的翻译
德语
misstrauisch und paranoid sein
日语
疑心暗鬼
法语
être soupçonneux et paranoïaque
英语
be suspicious and paranoid
疑神疑鬼的字意分解
yí
1:(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2:同本义。
3:迷惑,犹豫不定。
4:猜度;估计。
5:疑问。
6:怪异。引申为责怪。
7:类似;好像。
shén
1:(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2: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3:泛指神灵。
4:精神。
5:表情;神色。
6:神奇;神异。
7:灵验。
8:姓。
yí
1:(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2:同本义。
3:迷惑,犹豫不定。
4:猜度;估计。
5:疑问。
6:怪异。引申为责怪。
7:类似;好像。
gu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2:同本义。
3:万物的精怪。
4:用于对小孩等表示爱昵的称呼 。如小鬼;机灵鬼。
5:对人表示轻蔑的称呼。如小气鬼,吝啬鬼。
6:隐密不测。
7:慧黠,机警。
8:姓。

疑神疑鬼,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í shén yí guǐ)。abac式组合,疑神疑鬼意思是:形容人疑心重重,对一些本来没有的事物也胡乱猜疑,表现出过分的怀疑和不安。 提醒人们不要过度猜疑,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