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口巧辞的解释
形容言辞巧妙,善于辩解,常用作贬义,意指花言巧语,欺骗他人。
出处
1.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利口巧辞。”2.
《庄子·徐无鬼》:'巧者,利口之民也。'寓意
警示人们要警惕那些用言辞来欺骗他人的行为,提倡真诚和坦率。
列子
1.
他总是用利口巧辞来掩饰自己的错误,让人难以相信他。2.
在争论中,他使用利口巧辞,试图说服大家接受他的观点。3.
她用利口巧辞哄骗了许多人,结果被识破后无人信任。4.
这个推销员用利口巧辞成功地卖出了许多产品,但最终被揭穿。5.
面对质疑,他只能用利口巧辞来搪塞,却无法自圆其说。利口巧辞的翻译
德语
geschickte Zunge
日语
口がうまい
法语
langue bien pendue
英语
glib tongue
利口巧辞的字意分解
lì
1:(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同本义。
3:又。
4:又泛指锐利。
5:快;敏捷。
6:吉利;顺利。
7:有利的。
8:重要的;要害的。
9:利益。
10:又。
11:赢利;利息。
12:财利。
13:指个人的安危。
14:胜利。
15:物资出产。
16:
17:姓。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qiǎo
1:(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2:同本义。
3:巧妙;精妙。
4:美好;美丽。
5:虚浮不实,伪诈。
6:技巧。
cí
1:(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2:同本义。
3:口供。
4:言辞;文辞。
5:又。
6:特指政令之词。
7:借口,口实。
8: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也叫赋,或辞赋并称。
9:说讲。
10:辞别;告别。
11:推却不受。
12:审讯。
13:遣去。

利口巧辞,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ì kǒu qiǎo cí)。abcd式组合,利口巧辞意思是:形容言辞巧妙,善于辩解,常用作贬义,意指花言巧语,欺骗他人。 警示人们要警惕那些用言辞来欺骗他人的行为,提倡真诚和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