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言嘉行 yì yán jiā xíng

abac式
拼音yì yán jiā xíng
注音ㄧˋㄧㄢˊㄐㄧㄚㄏㄤˊ
繁体懿言嘉行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懿言嘉行的解释
形容言语和行为都非常美好,常用来赞美某人的言行举止。
出处

1.

《尚书·大禹谟》:“若允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贤宁。”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2.

出自《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 后世引申为美言善行。
寓意
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美好的言语和行为去影响他人。
列子

1.

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让大家感到懿言嘉行。

2.

小明的妈妈总是以身作则,懿言嘉行地教育孩子。

3.

在社区活动中,大家都被志愿者的懿言嘉行所感动。

4.

朋友之间应该懿言嘉行,彼此信任和支持。

5.

懿言嘉行的领导者总是能赢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懿言嘉行的翻译
德语
vorbildliche Worte und Taten
日语
美辞麗行
法语
paroles et actions exemplaires
英语
exemplary words and deeds
懿言嘉行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壹,恣声。“壹”表示专一。本义:美好)。
2:同本义。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jiā
1:(形声。从壴(zhù),加声。本义:善,美)。
2:同本义。
3:幸福;吉祥。
4:乐;欢娱。
5:赞美,称道、颂扬事物的美好。
6:之一。(指饮食、婚冠、宾射、飨宴、贺庆等礼)。
háng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7:辈分。
8:连续贯穿。
9:这里 ——表示处所。
10:那里 ——表示处所。
hàng
1:刚强。
héng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xíng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7:做;从事某种活动。
8:实施。
9:离开。
10:路程。
11: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12:行为。
13:品行。
14:即将…。
15:姓。

懿言嘉行,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ì yán jiā xíng)。abac式组合,懿言嘉行意思是:形容言语和行为都非常美好,常用来赞美某人的言行举止。 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美好的言语和行为去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