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则喜的解释
形容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后感到高兴,表现出虚心接受批评的态度。
出处
1.
《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2.
出自《论语·学而》,原文是'子曰:过则勿惮改',后演变为'闻过则喜'。寓意
强调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表现出积极改进的态度。
列子
1.
小明在班会上被同学指出缺点后,闻过则喜,表示会努力改正。2.
老师表扬小红能闻过则喜,积极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3.
在团队会议上,李华闻过则喜,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并做出调整。4.
张三在朋友的提醒下,闻过则喜,决定改掉拖延的坏习惯。5.
王五在比赛中被教练指出不足后,闻过则喜,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6.
故其~,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宋·陆九渊《与傅全美书》闻过则喜的翻译
德语
über Fehler hören und sich freuen
日语
過ちを聞いて喜ぶ
法语
être heureux d'entendre ses défauts
英语
be glad to hear of one's faults
闻过则喜的字意分解
wén
1:(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2:同本义。
3:听说;知道。
4:传布,传扬。
5:闻名,出名。
6:嗅;嗅到。
7:询问;问候。
8:知识;见闻。
9:传闻,听到的事情;消息。
10:声望;威望。
guò
1:(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同本义。
3:超出,胜过。
4:过去(过后)。
5:给予;递给。
6:渡过。
7:转移;过渡。
8:度过;过活。
9: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10:交往,相处。
11:错,犯错误。
12:怪罪,责难。
13:继入、赘入或嫁人。
14:传递。
15: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16:灾殃。
17:过分;过于;太甚。
guō
1: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2:姓,过国之后。
zé
1:(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2:同本义。
3: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4: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5:标准权衡器。
6:划分等级。
7:做,作。
8:正相反。
9:表示相反或对照。
10:表示平列关系。
11:表示假设,相当于“若”、“如果”。
12: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13: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
14: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即”、“便”。
15: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或即将如此,相当于“就”、“将”。
16: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
17:对已然或发生的事强调。可译为“都”、“已经”、“原来”。
18:表示让步,可译为“倒”、“倒是”。
xǐ
1:(会意。甲骨文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本义:快乐;高兴)。
2:同本义(乐之见于谈笑曰喜。喜,形于色)。
3:容易。
4:喜爱;爱好。
5:妇女怀孕。
6:喜事。
7:痘疹 。旧俗孩子出痘时,常因惧得天花而讳言之,又以痘既发出便可平安,故用“喜”字代指,以求吉利。
8:姓。

闻过则喜,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én guò zé xǐ)。abcd式组合,闻过则喜意思是:形容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后感到高兴,表现出虚心接受批评的态度。 强调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表现出积极改进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