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不敌众的解释
形容人数少的一方难以抵挡人数多的一方,强调力量悬殊。
出处
1.
《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韩非子·难三》:“夫物众而智穷,寡不胜众。”2.
《史记·项羽本纪》:'吾闻汉军之来甚众,寡不敌众,且休兵以待之。'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力量悬殊的局面时,要量力而行,合理应对。
列子
1.
在游戏中,我们寡不敌众,最终输掉了比赛。2.
面对敌方人数众多的攻击,我们寡不敌众,只能选择撤退。3.
虽然我们团队人数少,但我们不甘心寡不敌众,决定继续努力。4.
在辩论赛中,我们寡不敌众,但依然坚持表达自己的观点。5.
面对围攻,我们寡不敌众,只能选择暂时退避。6.
王朗~,与白虎、周昕杀条血路,走入城中,拽起吊桥,坚闭城门。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寡不敌众的翻译
德语
Die Wenigen können die Vielen nicht besiegen.
日语
少は多に敵わず。
法语
Le peu ne peut pas vaincre le beaucoup.
英语
The few cannot overcome the many.
寡不敌众的字意分解
guǎ
1:少;缺少。
2:孤独;孤单。
3:倒霉;不吉利。
4:淡而无味。
5:寡妇,丈夫死去后还未再嫁的女人。
6:(会意。金文字形,从“宀”(mián),从“页”(xié),是一个人独处屋下的形象。本义:古代妇人丧夫,男子无妻或丧偶,都叫寡)。
7:同本义。
8:减少。
9:舍弃。
10:丧失配偶。
11:后渐以专指妇人丧夫。
12:古代王侯的谦称。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dí
1:(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2:同本义。
3:抵抗;抵挡。
4:攻击。
5:仇敌;敌人。
zhòng
1:(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2:同本义。
3:又。
4:又。
5:指诸事,万事。
6:指百官;群臣。
7:兵;军队。亦指丁壮可为兵者。
8:殷、周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或管理奴隶的人。
9:佛家语。用以指教徒人数。
10:众多,与“寡”、“少”相对。
11:又。
12:又。
13:广泛;普遍。
14:姓。

寡不敌众,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guǎ bù dí zhòng)。abac式组合,寡不敌众意思是:形容人数少的一方难以抵挡人数多的一方,强调力量悬殊。 提醒人们在面对力量悬殊的局面时,要量力而行,合理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