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胜多的解释
以少量的兵力战胜多量的兵力,形容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作战方式和结果。
出处
1.
邓小平《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抗美援朝打了三年,我们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传统。”2.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寓意
强调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劣势情况下不放弃,寻找机会取胜。
列子
1.
在学校的辩论赛中,我们队以少胜多,成功击败了人数更多的对手。2.
小组合作项目中,我们团队以少胜多,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3.
在象棋比赛中,他以少胜多,用精妙的战术战胜了经验丰富的对手。4.
在足球比赛中,我们队员少,但以少胜多,赢得了比赛。5.
在家庭聚会中,我们几个年轻人以少胜多,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6.
历史上~的军事案例还不少。以少胜多的翻译
德语
mit wenigen die vielen besiegen
日语
少数の力で多数を打ち負かす
法语
vaincre le plus grand nombre avec le moins
英语
overcome the many with the few
以少胜多的字意分解
y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7:原因,缘故。
8:无固定职业的人。
9: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10: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11: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12: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13: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14: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15: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16:才。
17:表目的或结果等。
18: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19: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20: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shǎo
1:(会意。小篆从小,丿(piě)声。本义:不多)。
2:同本义。
3:薄弱。
4:
5:短缺,距原来的要求还差。
6:使少,减少;削弱。
7:轻视,看不起。
8:稍稍,稍微。
9:又。
10:一会儿。
shèng
1:(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2:同本义。
3:战胜,打败。
4:胜过;超过。
5: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6:克制;制服。
7:上升。
8:特指名胜古迹。
9:容积单位。
10:古代妇女首饰。
11:胜利。
12:非常美好;美妙。
13:尽;完。
14:姓。
du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2:同本义。
3:重。与“轻”相对。
4:贤;好。
5:赞许,推崇。
6:多么。
7:虚指某种程度。
8:只,仅仅。
9:大多。
10:姓。

以少胜多,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ǐ shǎo shèng duō)。abcd式组合,以少胜多意思是:以少量的兵力战胜多量的兵力,形容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作战方式和结果。 强调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劣势情况下不放弃,寻找机会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