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杀人的解释
这个成语源自一个误会,指的是曾参被误传杀了人,体现了谣言的危害和传闻的不可信。
出处
1.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2.
出自《论语·公冶长》,记载了曾参被误传杀人的故事。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谣言,避免轻信传闻,强调信息核实的重要性。
列子
1.
听到曾参杀人这个谣言,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2.
小明被同学误传偷东西,他解释说这就像曾参杀人一样荒谬。3.
网络上的谣言就像曾参杀人一样,传播迅速但毫无根据。4.
公司里关于裁员的谣言四起,大家都担心这是曾参杀人式的误传。5.
朋友之间的小误会如果不澄清,可能会像曾参杀人一样被传得越来越离谱。6.
这冤怎申,硬叠成~。 ★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曾参杀人的翻译
德语
Zeng Can tötet einen Mann
日语
曾参が人を殺した
法语
Zeng Can tue un homme
英语
Zeng Can kills a man
曾参杀人的字意分解
céng
1:(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2: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3:竟,竟然;尚。
4:重叠。
zēng
1:重。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
2:谦词。犹“末”。
3:高举的样子。
4:“增”的本字。增加。
5:乃,竟。
6:表示相承,相当于“则”、“是”、“就”。
7:姓。
cān
1:(本义见shēn音)。
2:加入。
3:参与(亦作“参予”“参豫”。预闻而参议其事)。
4:领悟;琢磨。
5:检验。
6:进见,拜见(以一定的礼节进见)。
7:弹劾,封建时代指向皇帝告发官吏罪状。
cēn
sān
1:即三。
shēn
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shā
1:(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2:同本义。
3:攻杀,激战。
4:凋落。
5:败坏;衰败。
6: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7:猎获物。
8:用在谓语后面,表示程度之深。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曾参杀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ēng cān shā rén)。abac式组合,曾参杀人意思是:这个成语源自一个误会,指的是曾参被误传杀了人,体现了谣言的危害和传闻的不可信。 提醒人们要警惕谣言,避免轻信传闻,强调信息核实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