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蜚语 liú yán fēi yǔ

abcd式
拼音liú yán fēi yǔ
注音ㄌㄧㄡˊㄧㄢˊㄈㄟˇㄩˋ
繁体流言蜚語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流言蜚语的解释
指没有根据的谣言和诽谤之词,形容流传甚广的虚假消息。
出处

1.

《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2.

出自《汉书·王莽传上》:'流言蜚语,惑乱众心。'
寓意
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被谣言误导。
列子

1.

小区里关于新邻居的流言蜚语让大家对他产生了误解。

2.

她不喜欢办公室里的流言蜚语,总是尽量避免参与。

3.

同学之间因为流言蜚语闹得不愉快,最后才发现都是误会。

4.

网络上的流言蜚语传播很快,需要大家提高辨别能力。

5.

流言蜚语让原本和谐的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6.

村里人传开了~,说什么夏家的寡妇不正派,伤风败俗。 ★杨朔《渔笛》

流言蜚语的翻译
德语
Gerüchte und Verleumdungen
日语
流言飛語
法语
rumeurs et calomnies
英语
rumors and slanders
流言蜚语的字意分解
liú
1:(会意。本义:水流动)。
2:同本义。
3:顺水漂流。
4: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5:传布;扩散。
6: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7:停留,停止。
8:求取。
9:河川;江河的流水。
10:流派;派别。
11:品类;等级。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fēi
1:(形声。从虫,非声。①(fěi)本义:一种有害的小飞虫②(fēi)通“飞”。鸟飞) 通“飞”。飞翔。
fěi
1:(形声。从虫,非声。本义:昆虫名。草螽)。
2:同本义。
3:传说中的灾兽。
1:(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同本义。
3:交谈,说话。
4:又。
5:鸟兽虫类鸣叫。
6:说的话。
7:词语。
8:语言。
1:告诉,使知道。

流言蜚语,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liú yán fēi yǔ)。abcd式组合,流言蜚语意思是:指没有根据的谣言和诽谤之词,形容流传甚广的虚假消息。 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被谣言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