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首糜躯 suì shǒu mí qū

abac式
拼音suì shǒu mí qū
注音ㄙㄨㄟˋㄕㄡˇㄇㄟˊㄑㄩ
繁体碎首蘪軀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碎首糜躯的解释
形容身体被打得粉碎,形容极端的暴力和破坏。
出处

1.

汉·蔡邕《让尚书乞民闲冗表》:“三月之中,充历三台,光荣昭显,非臣愚蔽不才所当盗窃,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

2.

出自《左传·隐公三年》,描述战争中士兵的惨状。
寓意
提醒人们战争的残酷和暴力的后果,强调和平的重要性。
列子

1.

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常常被敌人打得碎首糜躯。

2.

电影中,英雄为了保护家人,不惜碎首糜躯。

3.

传说中,恶龙被勇士打得碎首糜躯。

4.

小说里,主人公在战斗中被敌人打得碎首糜躯。

5.

历史记载,叛军被镇压得碎首糜躯。

6.

宋·王禹偁《为宰臣上尊号表》:“跼天蹐地,罔敢自安;~,期于必遂。”

碎首糜躯的翻译
德语
zu Brei geschlagen
日语
体を粉々にされる
法语
être réduit en bouillie
英语
beaten to a pulp
碎首糜躯的字意分解
suì
1:(形声。从石,卒声。“石”是汉字部首之一,从“石”的字与石头有关。本义:破碎)。
2:同本义。
3:琐细;繁杂。
4:零星;细小。
shǒu
1:(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2:同本义。
3:首领,团体的领导人。
4:开端;开头;前端。
5:要领。
6:剑柄上的环。
7:位次。方;面。
8:第一。
9:形容迟疑不决。
10:告发。
11:自首,犯人自己到有关部门去交代罪行。
12:头向着。
13:向着…出发。
14:屈服;服罪。
15:标明;显示。
16:最早;首先。
1:(形声。从米,麻声。本义:粥) 同本义。
2:粉碎,捣烂。
3:消耗,通“靡”。
méi
1:一种不粘的黍
1:(形声。从身,区声。本义:身体)。
2:同本义。
3:身孕。
4:“躯口”的省称。宋元时代女真族和蒙古族称被俘获并强迫服劳役的汉族人为“躯口”。
5:身体的数目。

碎首糜躯,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suì shǒu mí qū)。abac式组合,碎首糜躯意思是:形容身体被打得粉碎,形容极端的暴力和破坏。 提醒人们战争的残酷和暴力的后果,强调和平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