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言丑句的解释
形容说话粗俗、言语丑陋、不堪入耳。
出处
1.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若能辟礼门以悬规,标义路以植矩,然后逾垣者折肱,捷径者灭趾,何必躁言丑句,诟病为切哉!”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原文为“躁言丑句,弗敢撄也”,意为急躁的言辞和丑陋的句子,不敢触犯。寓意
提醒人们在言辞中要注意礼貌和尊重,避免使用粗俗的语言。
列子
1.
他总是喜欢用躁言丑句来激怒别人,结果大家都不喜欢和他说话。2.
在公共场合使用躁言丑句会让人觉得没有教养。3.
即使生气时,也要避免使用躁言丑句,以免伤害到对方。4.
小明因为经常使用躁言丑句,被老师批评了。5.
为了避免误会,我们在交流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躁言丑句。躁言丑句的翻译
德语
derbe Sprache
日语
下品な言葉
法语
langage grossier
英语
foul language
躁言丑句的字意分解
zào
1:(形声)。
2:同本义。
3:急疾;迅速。
4:浮躁;不专一。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chǒu
1:(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2:可恶。
3:污秽。
4:众多。
5:类,相同。
6:厌恶;憎恶。
7:侮辱;玷污。
8:愤怒。
9:惭愧。
10:怪异之事。
11: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角色,扮演滑稽人物。
12:(象形。甲骨文象爪形。①本义:爪 ②地支的第二位)。
13:地支的第二位。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二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早晨一时至三时。
17:姓。
gōu
1:(形声。从口。正当读今言钩,俗作勾。本义:弯曲)。
2:同本义。
3:勾画。
4:如果——表示假设。
5:古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旁的短边。
6:——人名用字。
jù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2:语句;诗句。
3:中国汉代行大礼时,由九宾中地位最低的士依次向上传话,与“胪”相反。
4:用于时间的计量。表示点时,相当于“点”;表示时段时,相当于“个”(钟头)。

躁言丑句,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ào yán chǒu jù)。abcd式组合,躁言丑句意思是:形容说话粗俗、言语丑陋、不堪入耳。 提醒人们在言辞中要注意礼貌和尊重,避免使用粗俗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