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彬彬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文雅有礼,举止得体。常用来赞美人的外在风度和内在修养。
出处
1.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寓意
强调内外兼修的重要性,提倡做人要有良好的修养和礼仪。
列子
1.
他虽然出身贫寒,但举止文质彬彬,深受大家喜爱。2.
在聚会上,他文质彬彬的谈吐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3.
文质彬彬的老师总是能用最温和的方式解决学生的问题。4.
她文质彬彬的形象在公司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5.
文质彬彬的他总是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吸引大家的注意。6.
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极其清秀。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五回文质彬彬的翻译
德语
gebildet und höflich
日语
文質彬彬
法语
raffiné et courtois
英语
refined and courteous
文质彬彬的字意分解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zhì
1:(形声。从贝,斦(zhì)声。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2:同本义。
3:(jié)。问;诘问。
4:双方对质,验证。
5:评断。
6:抵押品;人质。
7:盟约。
8:古代贸易用的券书。
9:箭靶。
10:素质;本质;禀性。
11:物质;事物。
12:形体。
13:质地、底子。
14:砧板 。行斩刑时用的垫板。
15:信物;见面礼。
16:对象。
17:朴实、朴素。
18:信实;诚信。
bīn
1:(形声。从彡(shān),焚省声(省去“火”)。本义:文质兼备的样子)。
2:同本义。
3:富有文采的。
bīn
1:(形声。从彡(shān),焚省声(省去“火”)。本义:文质兼备的样子)。
2:同本义。
3:富有文采的。

文质彬彬,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wén zhì bīn bīn)。abac式组合,文质彬彬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文雅有礼,举止得体。常用来赞美人的外在风度和内在修养。 强调内外兼修的重要性,提倡做人要有良好的修养和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