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宜之计 quán yí zhī jì

abcd式
拼音quán yí zhī jì
注音ㄑㄩㄢˊㄧˊㄓㄐㄧˋ
繁体權宜之計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权宜之计的解释
指暂时采取的权宜之策或应急的办法,常用于解决当前的困难或问题,但不是长久之计。
出处

1.

《后汉书·王允传》:“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2.

出自《后汉书·杨震传》:'权宜之计,非常之策。'
寓意
强调在面对困难时,灵活应变的重要性,但也提醒不能仅依靠临时措施解决问题。
列子

1.

为了赶上最后的截止日期,我们只能采取权宜之计,先完成最重要的部分。

2.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公司决定采取权宜之计,暂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3.

由于天气原因,旅行团临时采取权宜之计,改道前往另一个景点。

4.

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小明决定采取权宜之计,先借用朋友的工具。

5.

在比赛中,球队的教练采取权宜之计,临时调整了战术。

6.

自成心中认为成立娘子军只是一时~,往后怎么个办法,他还没有想妥当。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五章

权宜之计的翻译
德语
Notbehelf
日语
臨時の策
法语
mesure temporaire
英语
expedient measure
权宜之计的字意分解
quán
1:(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2:同本义。
3: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
4:亦称秤锤。
5:权柄,权力。
6:权宜、变通。
7:谋略,计谋。
8:唐以来的称试官或暂时代理官职为“权”。
9:颧骨。
10:称量。
11:衡量,比较。
12:平衡。
13:姓。
1:(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2:煮熟可吃的肉。
3:祭名。祭祀土地之神。
4:适宜的事。
5:法度,标准。
6:(yì)。合理的道理、行为。
7:应当(多用于否定式)。
8:当然。
9:大概。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2:同本义。
3:计较;关心于。
4:商议;谋划。
5:考察;审核。
6:又如:计勘(审核勘验);计制(审核规格)。
7:计策;计谋。
8:姓。

权宜之计,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uán yí zhī jì)。abcd式组合,权宜之计意思是:指暂时采取的权宜之策或应急的办法,常用于解决当前的困难或问题,但不是长久之计。 强调在面对困难时,灵活应变的重要性,但也提醒不能仅依靠临时措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