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之策的解释
指最完善、最周密的策略或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出处
1.
《韩非子·饰邪》:“而道法万全,智能多失。夫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万全之道也。”2.
出自《三国志·魏书·贾逵传》,原文为“欲建万全之策,须得良将”。寓意
强调做事情要尽可能考虑周全,确保成功。
列子
1.
为了确保这次活动顺利进行,组织者制定了万全之策。2.
在出发前,他反复检查装备,力求做到万全之策。3.
为了防止意外,公司在安全措施上采取了万全之策。4.
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在出门时总是会想到万全之策。5.
为了不让比赛出现任何纰漏,教练团队制定了万全之策。6.
必思一~,方可无虞。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万全之策的翻译
德语
narrensicherer Plan
日语
万全の策
法语
plan infaillible
英语
foolproof plan
万全之策的字意分解
wàn
1:(形声。“萬”,甲骨文呈蝎子形。本义:蝎)。
2:虫名。蝎。
3:古州名。
4:南朝梁大同二年置。治所在石城(今四川省达县)。
5:唐贞观八年改浦州置。治所在南浦(今四川省万县市)。
6:明洪武元年置。治所在万安(今广东省万宁县)。
7:县名 。在四川省东部长江北岸。三国吴置羊渠县,蜀汉改南浦县,元入万州,明改万县。
8:倍。
9:极言其多。
10:极言各不相同。
11:姓。
mǒ
1: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quán
1:(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2:同本义。
3:古州名。全州 。治所在今广西全县。
4:完全。
5:完备,完整。
6:纯,纯粹的。与“杂”相对。
7:保全。
8:,病愈。
9:完全,都。
10: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cè
1:(形声。从竹,朿(cì)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
2:同本义。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3:策略;计谋。
4:中国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记事著书,成编的叫做策。
5:策书。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发布其他敕令的文件。引申为策命;策免。
6: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也指一种议论文体。
7:古代用以计算的筹子(小竹片)。
8:卜筮用的蓍草。
9:用鞭棒驱赶骡马役畜等。引申为驾驭。
10:拄着;拄着棍杖。引申为搀扶;架起。
11:谋划;策划。

万全之策,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àn quán zhī cè)。abcd式组合,万全之策意思是:指最完善、最周密的策略或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强调做事情要尽可能考虑周全,确保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