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惶不可终日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aabb式
拼音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注音ㄏㄨㄤˊㄏㄨㄤˊㄏㄨㄤˊㄏㄨㄤˊㄅㄨˋㄎㄜˋㄓㄨㄥㄖˋ
繁体惶惶惶惶不可終日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惶惶不可终日的解释
形容整天惶恐不安,没有安全感。
出处

1.

郭沫若《我怎样写和》:“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2.

《诗经·小雅·正月》:'民今方殞,曷云能穀?惶惶如也,不可终日。'
寓意
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要被恐惧和不安所控制。
列子

1.

自从丢了工作后,他每天都惶惶不可终日。

2.

听到楼上怪声,他惶惶不可终日,不敢睡觉。

3.

考试成绩出来前,她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自己不及格。

4.

搬到新城市后,他惶惶不可终日,适应不了新环境。

5.

失恋后,她惶惶不可终日,总是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

6.

义军进逼京城,吓得朝廷官僚们~,崇祯上吊,皇城禁军作鸟兽散。

惶惶不可终日的翻译
德语
ständig in Angst und Sorge
日语
一日中恐れ不安
法语
dans une constante peur et anxiété
英语
in constant fear and anxiety
惶惶不可终日的字意分解
huáng
1:(形声。从心,皇声。本义:恐惧,惊慌) 同本义。
huáng
1:(形声。从心,皇声。本义:恐惧,惊慌) 同本义。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惶惶不可终日,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aabb式组合,惶惶不可终日意思是:形容整天惶恐不安,没有安全感。 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要被恐惧和不安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