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里红丝的解释
形容一种细腻而华丽的美,常用于描绘女子容貌或装饰物的精致。
出处
1.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丝娶妇》:“唐郭元振少时美丰资,有才艺,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元振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线,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随夫遗达也。”2.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只见黛玉头上戴着几枝金丝八宝攒珠髻,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真是‘红粉佳人,压倒群芳’。黛玉的装饰可谓‘幕里红丝’。”寓意
强调对美和精致的追求,体现出对细节的重视和审美的品位。
列子
1.
她打扮得极为精致,宛如幕里红丝,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2.
舞台上的舞者妆容精美,犹如幕里红丝,令人惊叹。3.
新娘子的婚纱和头饰搭配得当,简直是幕里红丝。4.
她用心装饰的房间,每一个细节都像幕里红丝般精致。5.
画中的仕女图,人物的妆容和服饰如同幕里红丝般细腻。6.
屏间孔雀人难中,幕里红丝谁敢牵? ★元·高明《琵琶记·奉旨招婿》幕里红丝的翻译
德语
zart schön
日语
繊細な美
法语
délicatement beau
英语
delicately beautiful
幕里红丝的字意分解
mù
1:(形声。从巾,莫声。本义:覆布,帐篷的顶布)。
2:同本义。
3:帐幕;篷帐。
4:垂挂的帘幕。
5:假借为“漠”。沙漠。
6:覆盖。
7:姓。
lǐ
1:(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同本义。
3:内,中。与外相反。
4:时候。
5: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6:(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7:同本义。
8: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9:乡里;家乡;故乡。
10:量词。长度单位。
11:地理。
12:居住。
13:治理。
14:忧伤。
15:同“哩”。
hóng
1:(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同本义。
3:后也指各种红色。
4:红色物品。
5: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6: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gōng
1: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2:
3:功服。丧服名。
4:劳绩,功绩。
sī
1:(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2:同本义。
3:泛指纤细如丝的东西。
4:线。
5:丝织品。
6:八音之一。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7: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8:缫丝;纺丝。
9:一种计算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微小单位。
10:长度或重量的微量。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11:表示极小或极少的量。

幕里红丝,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mù lǐ hóng sī)。abcd式组合,幕里红丝意思是:形容一种细腻而华丽的美,常用于描绘女子容貌或装饰物的精致。 强调对美和精致的追求,体现出对细节的重视和审美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