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的解释
不惑之年指的是四十岁,这个年龄的人应当能够明白事理,不再迷惑。
出处
1.
《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2.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寓意
强调在四十岁这个年龄段,人应该达到一种对人生和事物的深刻理解,不再迷惑。
列子
1.
他到了不惑之年,事业和家庭都逐渐稳定下来。2.
到了不惑之年,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目标。3.
不惑之年的他,决定开始学习一门新的技能。4.
到了不惑之年,他终于明白了一些人生的大道理。5.
不惑之年的她,选择了辞职去追求自己的梦想。6.
他大学毕业年仅20,而光阴飞转,很快已近~了。不惑之年的翻译
德语
das Alter von vierzig Jahren
日语
四十歳
法语
l'âge de quarante ans
英语
the age of forty
不惑之年的字意分解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huò
1:(形声。从心,惑声。本义:疑惑,分辨不清)。
2:同本义。
3:迷惑,使…辨不清。
4:迷失。
5:糊涂,令人不解。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nián
1:(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2:同本义。
3:又指一年的收成。
4:又。
5:时间单位。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4太阳日的周期。
6:年节。
7:年纪,岁数。
8:寿命;一生的岁数。
9:用以指有关年节用的。
10:假借为“佞”。奸巧谄庾,花言巧语的人。
11: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
12:姓。

不惑之年,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huò zhī nián)。abcd式组合,不惑之年意思是:不惑之年指的是四十岁,这个年龄的人应当能够明白事理,不再迷惑。 强调在四十岁这个年龄段,人应该达到一种对人生和事物的深刻理解,不再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