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埙仲篪的解释
形容古代音乐演奏中伯埙和仲篪两种乐器的配合,象征和谐与协调。
出处
1.
《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2.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文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寓意
强调合作与和谐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互相配合。
列子
1.
音乐会上,演奏者们伯埙仲篪,配合得天衣无缝。2.
在家庭聚会中,孩子们伯埙仲篪地演奏着传统乐曲。3.
朋友们在KTV里伯埙仲篪地唱着流行歌曲,气氛非常热闹。4.
在乐队排练时,成员们伯埙仲篪地练习新曲子。5.
在校庆晚会上,学生们伯埙仲篪地表演了精彩的民乐节目。6.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玉昆金友,羡兄弟之俱贤;~,谓声气之相应。”伯埙仲篪的翻译
德语
in perfekter Harmonie
日语
完璧な調和
法语
en parfaite harmonie
英语
in perfect harmony
伯埙仲篪的字意分解
bà
1:原指春秋时诸侯的首领。
2:称霸。
bǎi
1:数目。十的十倍。
2:百倍
3:妇人对夫兄的称呼 。又称“伯子”、“伯叔”(妇人称丈夫的兄弟)。今北方方言称作“大伯子”。
bó
1:(形声。从人,白声。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
2:同本义。
3:伯父。父亲的哥哥。
4:对年龄较长的男子的尊称。
5:女子对丈夫的尊称。
6:古代统领一方的长官。
7: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8:王覇
9:姓。
xūn
1:(形声。从土,熏声。本义: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大小如鹅蛋,六孔,顶端为吹口。又叫“陶埙”) 同本义 。也有用石、骨、象牙制成的。
zhòng
1:(会意兼形声。从人,从中。中亦声。甲骨文、金文作“中”。本义:排行第二)。
2:同本义。
3:假借为中。时序、位次居中的,特指每季的第二个月。
4:姓。
chí
1:(形声。从竹,虒(sī)声。本义:古时候一种用竹管制成的乐器)。
2:泛指吹管乐器。

伯埙仲篪,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bó xūn zhòng chí)。abac式组合,伯埙仲篪意思是:形容古代音乐演奏中伯埙和仲篪两种乐器的配合,象征和谐与协调。 强调合作与和谐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互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