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书空 duō duō shū kōng

aabb式
拼音duō duō shū kōng
注音ㄉㄨㄛㄉㄨㄛㄉㄨㄛㄉㄨㄛㄕㄨㄎㄨㄥˋ
繁体咄咄咄咄書空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咄咄书空的解释
形容用手指在空中书写字画,现多用来比喻凭空想象或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谈。
出处

1.

《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2.

出自《世说新语·文学》:'王右军(王羲之)书,咄咄书空,似兰似麝。'
寓意
提醒人们要避免空谈,注重实际行动和效果。
列子

1.

小明总是喜欢咄咄书空,讲一些不切实际的计划。

2.

在讨论项目时,老张的建议总是咄咄书空,没有实际操作性。

3.

面对现实问题,咄咄书空是解决不了的。

4.

小红的演讲内容咄咄书空,听众们听得云里雾里。

5.

课堂上,老师批评了同学们咄咄书空的作文。

6.

[梁鼎芬]既失志,有~之感,去秋,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诗以记之。 ★章炳麟《梁园客》诗自注

咄咄书空的翻译
德语
in die Luft schreiben
日语
空中に書く
法语
écrire dans l'air
英语
writing in the air
咄咄书空的字意分解
duō
1:(形声。从口,出声。本义:呵叱声) 同本义。
duō
1:(形声。从口,出声。本义:呵叱声) 同本义。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kōng
1:空虚;内无所有。引申为空虚处,空档。
2:罄尽;空其所有。引申为没有。
3:广阔;空旷。
4:空洞而不实际;空泛;虚构。
5:空间;天空。
6:佛教语。
7:道家谓虚静之性。
8:徒然;白白地。
9:只;仅。
10:使空虚;使罄尽。
kǒng
1:(形声。从穴,工声。本义:孔,窟窿)。
2:同本义
3:口,嘴巴。
kòng
1:使之困穷。
2:腾让出来。
3:闲暇,闲功夫,没被占用的时间。

咄咄书空,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duō duō shū kōng)。aabb式组合,咄咄书空意思是:形容用手指在空中书写字画,现多用来比喻凭空想象或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谈。 提醒人们要避免空谈,注重实际行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