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作敢为 gǎn zuò gǎn wèi

abac式
拼音gǎn zuò gǎn wèi
注音ㄍㄢˇㄍㄢˇㄗㄨㄛˋㄍㄢˇㄍㄢˇㄨㄟˊ
繁体敢敢作敢敢爲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敢作敢为的解释
形容敢于做事,勇于担当,有胆有识,敢于尝试和冒险。
出处

1.

元·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第三折:“逞刁顽全不想他妻我妇,这的是败坏风俗,那一个敢为敢做?”

2.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敢作敢为,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寓意
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要勇敢尝试,勇于担当,不畏艰难。
列子

1.

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敢作敢为,勇敢地参加了所有项目。

2.

在野外探险时,小丽敢作敢为,带领大家找到了正确的路线。

3.

面对困难,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敢作敢为,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4.

在创业过程中,他敢作敢为,不断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5.

在比赛中,运动员们敢作敢为,展现出了极高的竞技水平。

6.

唐俭点选进宫,敕赐才人,性格聪敏,凡诸音乐,一习便能,~,并不知宫中忌惮。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六十九回

敢作敢为的翻译
德语
mutig und entschlossen
日语
大胆果敢
法语
audacieux et résolu
英语
daring and resolute
敢作敢为的字意分解
gǎn
1:(会意。本义:勇敢,有胆量) 同本义。
2:有胆量做某种事情。
3:谦词,自言冒昧。
4:岂敢;哪敢。
5:大约。
zuō
1:作坊,手工业工场。
zuò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7:《与元九书》。
8:振作。
9:充当。
10:当作。
11:建筑。
12:发出音响,演奏。
13: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14:生出,长出来。
15: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16:培育,造就。
17: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18:担任。
19: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20:发生,发作。
21:发出,放射。
22:发动。
23: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24:咒诅。
25:作品;文章。
26:事情,事业。
27:措施;办法。
gǎn
1:(会意。本义:勇敢,有胆量) 同本义。
2:有胆量做某种事情。
3:谦词,自言冒昧。
4:岂敢;哪敢。
5:大约。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敢作敢为,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gǎn zuò gǎn wèi)。abac式组合,敢作敢为意思是:形容敢于做事,勇于担当,有胆有识,敢于尝试和冒险。 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要勇敢尝试,勇于担当,不畏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