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之使言 xuān zhī shǐ yán

abac式
拼音xuān zhī shǐ yán
注音ㄒㄩㄢㄓㄕˇㄧㄢˊ
繁体宣之使言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宣之使言的解释
指宣扬某种道理或观点,使人明白和接受。常用于强调传播知识或思想的过程。
出处

1.

《国语·周语上》:“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2.

出自《论语·子路》:'宣之使言,言之使行,行为天下法。'
寓意
强调通过传播知识或思想来影响和教育他人的重要性。
列子

1.

老师在课堂上宣之使言,使学生们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2.

他通过博客宣之使言,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

3.

公司通过广告宣之使言,向消费者介绍新产品的特点。

4.

在社区活动中,志愿者宣之使言,宣传环保理念。

5.

作家在新书发布会上宣之使言,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6.

故治国之道,劝之使谏,~,然后君明察而治情通矣。 ★汉·王符《潜夫论·明闇》

宣之使言的翻译
德语
verkünden und erklären
日语
宣伝して説明する
法语
proclamer et expliquer
英语
to proclaim and explain
宣之使言的字意分解
xuān
1:(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2: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3:帝王的诏书。
4:宣纸的简称。
5:璧玉。
6:地名。古州名。治所在今安徽省宣城县。
7:明代宣府镇 ,驻所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旧宣化市)。
8:宣布。宣读。
9:放掉;漏掉。
10:宣扬;宣传,广泛传播。
11:传达,多用于传达帝王的诏命。
12:抒写;表白。
13:通,疏通。
14:明白;了解。
15:宽大,空敞。
16:骄;骄奢。
17:周遍;普遍。
18: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shǐ
1:(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2:同本义。
3:派遣。
4:致使;让;叫。
5:运用;使用。
6:使唤;役使;支使。
7:出使。
8:放纵,任性。
9:主使。
10:使者。
11:使命。
12:佣人;奴仆。
13:假如;如果。
14:姓。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宣之使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uān zhī shǐ yán)。abac式组合,宣之使言意思是:指宣扬某种道理或观点,使人明白和接受。常用于强调传播知识或思想的过程。 强调通过传播知识或思想来影响和教育他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