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自失 huǎng rán zì shī

abcd式
拼音huǎng rán zì shī
注音ㄏㄨㄤˇㄖㄢˊㄗˋㄕ
繁体恥然自失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恍然自失的解释
形容突然之间感到非常震惊、失措或迷失自我的状态。
出处

1.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叠居奇程客得助》:“程客恍然自失道:‘莫非是作梦吗?’”

2.

出自《庄子·齐物论》:'恍惚之间,失其所守。'后演变为'恍然自失'。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需要保持冷静,避免因震惊而失去自我。
列子

1.

当她发现自己丢失了最重要的文件时,恍然自失。

2.

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他恍然自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3.

在比赛中犯下严重错误后,他恍然自失,懊悔不已。

4.

看到昔日的好友如今变得如此陌生,她恍然自失。

5.

当他发现自己迷路在陌生的城市时,恍然自失。

6.

看朱子六十后长进不多之语,~,呜呼,日月逝矣,不可得而追矣。 ★清·梁启超《节本明儒学案·崇仁学案·吴康斋先生语》

恍然自失的翻译
德语
plötzlich verloren und benommen
日语
突然に失神
法语
soudainement perdu et désorienté
英语
suddenly lost and dazed
恍然自失的字意分解
huǎng
1:(形声。从心,況省声。字本作怳,亦作慌.本义:狂的样子)。
2:同本义。
3:昏瞆不明的样子。
4:心神不安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5:猛然;忽然。
6:一闪而过。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7:在;于。
8:自然,当然。
9:本是;本来。
10:仍旧,依然。
11:亲自。
12:别自、另外。
13:假如,苟。与“非”连用。
14:即使,虽。
15:却,可是。
16:因为,由于。
17:用。
18:是。
shī
1:(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2:同本义。
3:错过。
4:不自禁,忍不住。
5:违背。
6:遗漏。
7:迷失。
8:消失;消灭。
9:淫泆,放荡,放纵。
10:过错,错误。

恍然自失,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uǎng rán zì shī)。abcd式组合,恍然自失意思是:形容突然之间感到非常震惊、失措或迷失自我的状态。 提醒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需要保持冷静,避免因震惊而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