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冒虎口 gān mào hǔ kǒu

abac式
拼音gān mào hǔ kǒu
注音ㄍㄢㄇㄠˋㄏㄨˋㄎㄡˇ
繁体甘冐虎口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甘冒虎口的解释
形容不顾危险,勇敢地去冒险或做某事。
出处

1.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

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甘宁曰:'吾为人一向是宁冒虎口,不入狼穴。''
寓意
强调勇气和冒险精神,鼓励人们在面对危险时勇敢前行。
列子

1.

为了救出被困的同伴,他甘冒虎口,独自进入了山洞。

2.

为了完成任务,团队成员甘冒虎口,深入敌后侦察。

3.

为了保护家人,他甘冒虎口,与歹徒搏斗。

4.

为了抢救珍贵的文物,考古学家甘冒虎口,进入了危险的古墓。

5.

为了实现梦想,他甘冒虎口,独自一人前往陌生的城市闯荡。

甘冒虎口的翻译
德语
sein Leben riskieren
日语
命をかける
法语
risquer sa vie
英语
risk one's life
甘冒虎口的字意分解
gān
1:(会意兼指事。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
2:同本义。
3:甜。
4:好,及时。
5:甘愿;乐意。
6:美味的食品。
7:甘味,甜味。
8:果名,橘属。
9:嗜好;爱好。
mào
1:(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帽子,下边是眼睛。本义:帽子)。
2:“帽”的古字。帽子。
3:古代殓尸的布囊,由上下两截合成。
4:冒与芼古字通。芼,菜也。
5:天子所执之玉。
6:戴帽。
7:贪求,不知满足地追求。
8:盖蒙。
9:不顾;顶着。
10:假冒。
11:侵犯;违犯。
12:嫉妬。
13:勉励。
14:冒失;冒昧。
1:(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Panthera tigris),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3:比喻残酷凶暴。
4:姓。
1:[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甘冒虎口,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ān mào hǔ kǒu)。abac式组合,甘冒虎口意思是:形容不顾危险,勇敢地去冒险或做某事。 强调勇气和冒险精神,鼓励人们在面对危险时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