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则言不顺的解释
指的是如果名分不正当,那么言语就不会顺畅。强调名分的重要性和言语的逻辑性之间的关系。
出处
1.
《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2.
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寓意
强调名分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做事之前要先明确名分和职责,这样才能保证事情顺利进行。
列子
1.
小明在班级里担任组长,但因为没有得到大家认可,常常觉得名不正则言不顺。2.
小丽想组织一个读书会,但因为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都觉得名不正则言不顺。3.
小刚在比赛中被选为队长,但因为能力不足,队友们觉得名不正则言不顺。4.
小红想在社区里发起环保活动,但因为没有得到社区委员会的支持,觉得名不正则言不顺。5.
小张在家庭聚会中想主持节目,但因为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觉得名不正则言不顺。6.
~,以此而求国民之效死恐后,于义终有未安。 ★邹韬奋《抗战以来·再谈抗日各党派对宪政的要求》名不正则言不顺的翻译
德语
Wenn der Name nicht korrekt ist, dann sind die Worte nicht flüssig.
日语
名が正しくなければ、言葉は滑らかではない。
法语
Si le nom n'est pas correct, alors les mots ne seront pas fluides.
英语
If the name is not correct, then the words will not be smooth.
名不正则言不顺的字意分解
mí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同本义。
3:称说;说出。
4:出名,有名声。
5:以私人名义占有。
6:明白。
7:名字;名称。
8:名声,名誉,名望。
9:名义。
10: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11:大的。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ēng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zhè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
7:正面,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
8:(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9:整治。
10:纠正;改正,匡正。
11:正法,治罪。
12:决定,考定。
13:官长;君长。
14: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15:嫡长子,与“庶”相对。
16: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17:道理,规律。
18:政治,政事。
19:凭证,证据。
20:正好,恰好。
21: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
22:仅;只。
23:端正地。
24:方,刚刚。
25:公然;显然。
26:总是。
27:这么;这样。
28:姓。
zé
1:(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2:同本义。
3: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4: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5:标准权衡器。
6:划分等级。
7:做,作。
8:正相反。
9:表示相反或对照。
10:表示平列关系。
11:表示假设,相当于“若”、“如果”。
12: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13: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
14: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即”、“便”。
15: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或即将如此,相当于“就”、“将”。
16: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
17:对已然或发生的事强调。可译为“都”、“已经”、“原来”。
18:表示让步,可译为“倒”、“倒是”。

名不正则言不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íng bù zhèng zé yán bù shùn)。abcd式组合,名不正则言不顺意思是:指的是如果名分不正当,那么言语就不会顺畅。强调名分的重要性和言语的逻辑性之间的关系。 强调名分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做事之前要先明确名分和职责,这样才能保证事情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