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不及腹 biān bù jí fù

abac式
拼音biān bù jí fù
注音ㄅㄧㄢㄅㄨˋㄐㄧˊㄈㄨˋ
繁体鞭不及腹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鞭不及腹的解释
形容鞭子打不到马腹,比喻力量不足以达到目的或鞭长莫及。
出处

1.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2.

出自《三国志·魏书·贾逵传》,原文为“鞭长莫及,鞭不及腹”。
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量力而行,避免好高骛远。
列子

1.

他想完成这个项目,但资金有限,真是鞭不及腹。

2.

小明想参加比赛,但因为身体原因,鞭不及腹。

3.

这个计划看起来不错,但实际操作中,鞭不及腹。

4.

她想帮助朋友解决问题,但能力有限,鞭不及腹。

5.

他们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但人手不够,鞭不及腹。

6.

则脉络相连,可以应援,邈在鄂渚,岂无~之虑。 ★《宋史·李宗勉传》

鞭不及腹的翻译
德语
außerhalb der Reichweite
日语
手が届かない
法语
hors de portée
英语
out of reach
鞭不及腹的字意分解
biān
1:(形声。从革,便声。本义:皮制的马鞭)。
2:同本义 泛指鞭子。
3:竹根。
4:打马。泛指鞭打。
5:古刑名。鞭笞罪人的刑罚。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2:同本义。
3:至,达到。
4:待,等到。
5:遭受。
6:比得上,能与…相比。
7:连累;关联。
8:供应。
9:趁。
10:和,与。
11:——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12:——表示頻率,相当于“又”。
13:——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14:姓。
1:(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fú)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2:同本义。
3:内心。
4:怀抱。
5:容纳。

鞭不及腹,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biān bù jí fù)。abac式组合,鞭不及腹意思是:形容鞭子打不到马腹,比喻力量不足以达到目的或鞭长莫及。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量力而行,避免好高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