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毛辨色 jiàn máo biàn sè

abac式
拼音jiàn máo biàn sè
注音ㄐㄧㄢˋㄇㄠˊㄅㄧㄢˋㄙㄜˋ
繁体鑒毛辨色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鉴毛辨色的解释
形容对事物观察细致入微,能够通过细微的特征来辨别真伪或优劣。
出处

1.

明·汤显祖《还魂记·道觋》:“把俺做新人嘴脸儿一寸寸鉴毛辨色,将俺那宝妆奁一件件都寓目囊箱。”

2.

出自《汉书·张汤传》,原文为“汤视事,谨察毛举,讼者苛,号为‘张汤’”。
寓意
强调观察力和判断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
列子

1.

鉴毛辨色,他一眼就看出这幅画是赝品。

2.

通过鉴毛辨色的能力,他能迅速识别出市场上的假货。

3.

她用鉴毛辨色的眼光,挑选出了最优质的茶叶。

4.

鉴毛辨色的本领让他在古董收藏界小有名气。

5.

他凭借鉴毛辨色的技巧,成功鉴定了这件珍贵的文物。

鉴毛辨色的翻译
德语
subtile Unterschiede erkennen
日语
微細な違いを識別する
法语
discerner les différences subtiles
英语
discern the subtle differences
鉴毛辨色的字意分解
jiàn
1:(形声。从金,监声。本义: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2:同本义。
3:借鉴,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4:明察,审查。
5:借鉴,鉴戒。
máo
1:(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2:同本义。
3:鸟的羽毛。
4:草木;五谷。
5:小,微不足道。多用于贬义。
6:发慌。
7:姓。
biàn
1:(形声。从刀,辡(biǎn)声。本义:判别,区分,辨别)。
2:同本义。
3:口头上争论。
4:颁布。
1:(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同本义。
3:又。
4:颜色。
5: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6: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7:履历,古称“脚色”,省称“色”。
8:物质(多指金银)的成分。
9:兆气,即古人烧灼龟甲占卜时甲上裂纹所呈现的征兆。
10:风景;景观。
11:天色。
12:生气;变脸。
13:惊惧。
shǎi

鉴毛辨色,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àn máo biàn sè)。abac式组合,鉴毛辨色意思是:形容对事物观察细致入微,能够通过细微的特征来辨别真伪或优劣。 强调观察力和判断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