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的解释
形容人的眼光犀利,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辨别真伪。
出处
1.
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三本第九出:“这厮瞒神唬鬼,铜筋铁骨,火眼金睛。”2.
出自《西游记》,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识破妖魔鬼怪的伪装。寓意
强调观察力和洞察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提高辨别能力。
列子
1.
侦探小说中的主人公凭借火眼金睛,迅速识破了罪犯的伪装。2.
在鉴宝节目中,专家用火眼金睛辨别出了赝品。3.
妈妈用火眼金睛发现了孩子藏起来的糖果。4.
在魔术表演中,观众试图用火眼金睛看穿魔术师的把戏。5.
在古玩市场,买家希望用火眼金睛挑选到真正的古董。6.
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炒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回火眼金睛的翻译
德语
scharfe Augen
日语
火眼金睛
法语
œil perçant
英语
sharp eyes
火眼金睛的字意分解
huǒ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同本义。
3:火灾;发生火灾。
4: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5: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6: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7:焚烧;烧毁。
8: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yǎn
1:(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2:同本义。
3:泛指眼睛。
4:耳目;眼线。
5:见证。
6:指孔;洞穴。
7: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jīn
1:(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2: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3:金属的制品,可省称为金。
4:刀、剑、箭等兵器。
5:犁铧头。
6:钏、镯一类妆饰品。
7:化学元素名。金子 一种延性展性非常好的黄色三价和一价金属元素,产状主要为独立存在的自然金,但也存在于如针碲金银矿或叶碲矿等少数矿物中;大多数化学品对它不起作用,但遇到氯气和王水会受浸蚀;为增加硬度或改变颜色供商业上应用(如金币、首饰、金牙)而加入铜、银、锌、镉及其它金属熔成合金。
8:钱财;货币。
9:星名。金星的简称。
10:朝代名 。公元1115年—1234年,共历九帝,统治中国北部120年。由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创建,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后在蒙古和宋的联合进攻下灭亡。
11:古州名 。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县。
12:古代货币单位。
13:金黄色,亚麻色,尤用指头发。
14:比喻声音美妙。
15:姓。
jīng
1:(形声。从目,青声。本义:眼珠)。
2:同本义。
3:眼睛。
4:视力。

火眼金睛,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huǒ yǎn jīn jīng)。abcd式组合,火眼金睛意思是:形容人的眼光犀利,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辨别真伪。 强调观察力和洞察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提高辨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