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信参半 yí xìn cān bàn

abcd式
拼音yí xìn cān bàn
注音ㄧˊㄒㄧㄣˋㄘㄢㄅㄢˋ
繁体疑信參半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疑信参半的解释
形容对某事或某人半信半疑,难以确定真假。
出处

1.

宋·魏了翁《江陵别安抚书》:“少之时,有言人之簠簋不饰者,辄咎其诬人;迨稍涉世,疑信参半,今则信其有是人也。”

2.

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施生听了,疑信参半,不敢轻信。'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不确定信息时保持谨慎,避免轻信。
列子

1.

听到这个传闻,他疑信参半,不知道该不该相信。

2.

她对朋友的解释感到疑信参半,决定再观察一段时间。

3.

对于这个新产品的效果,他一直保持疑信参半的态度。

4.

听到这个消息,小明感到疑信参半,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5.

对于这个谣言,她始终保持疑信参半,不敢轻易下结论。

6.

眼睛是睁得更其圆大了,那里是~的。 ★钟理和《故乡之三·阿煌叔》

疑信参半的翻译
德语
halb glaubend und halb zweifelnd
日语
半信半疑
法语
mi-confiant et mi-douteux
英语
half-believing and half-doubting
疑信参半的字意分解
1:(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2:同本义。
3:迷惑,犹豫不定。
4:猜度;估计。
5:疑问。
6:怪异。引申为责怪。
7:类似;好像。
xìn
1:(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2:同本义。
3:真实,不虚伪。
4:相信;信任。
5:守信用。
6:住宿两夜。
7:证实;应验。
8:知晓。
9:信约;盟约。
10:符契;凭证。
11: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12:音讯。
13: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14:放任;随便。
15:果真,的确。
16:姓。
cān
1:(本义见shēn音)。
2:加入。
3:参与(亦作“参予”“参豫”。预闻而参议其事)。
4:领悟;琢磨。
5:检验。
6:进见,拜见(以一定的礼节进见)。
7:弹劾,封建时代指向皇帝告发官吏罪状。
cēn
sān
1:即三。
shēn
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bàn
1:(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2:同本义。
3:部分的,不完全的。
4:比喻极少的。

疑信参半,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í xìn cān bàn)。abcd式组合,疑信参半意思是:形容对某事或某人半信半疑,难以确定真假。 提醒人们在面对不确定信息时保持谨慎,避免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