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扣帽子的解释
比喻无根据地给人扣上某种罪名或标签,含贬义。
出处
现代汉语中的口语化表达,没有明确的出处。
寓意
提醒人们在判断和评价他人时要基于事实,避免无端指责。
列子
1.
他被冤枉时,朋友们都说这是乱扣帽子。2.
小明因为一点小事被同学乱扣帽子,感到很委屈。3.
她不喜欢别人乱扣帽子,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4.
在讨论中,乱扣帽子只会让对话变得更加混乱。5.
他总是喜欢乱扣帽子,结果没人愿意和他合作。6.
~的行为是行不通的。乱扣帽子的翻译
德语
falsch beschuldigen
日语
濡れ衣を着せる
法语
accuser à tort
英语
to falsely accuse
乱扣帽子的字意分解
luàn
1:(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2:同本义。
3:治理。
4:扰乱;打乱;使乱。
5:淫乱,玩弄。
6:败坏;破坏。
7:为丧事奔忙。
8:烦乱。
9:横渡。
10:昏乱;迷乱。
11:混乱;无秩序。
12:混杂,杂。
13:随意,随便;任意。
14:叛乱;动乱;不安定。
15:又。
16:又。
17:淫乱的事,男女胡乱的性交。
18:危害;祸乱。
19:乐章的尾声叫做乱 。辞赋里用在篇末,总括全篇思想内容的文字也叫乱。
kòu
1:(形声。从手,口声。本义:拉住,牵住)。
2:同本义。
3:假借为“敂”(击)。敲击。
4:求教;探问。
5:扣除。
6:结。
7:用于捆扎成束的文件或帐折等物。
mào
1:(形声。从巾,冒声。巾是丝织品,表示材料。字本作“月”,象帽形,又作“冒”。本义:帽子)。
2:同本义。
3:形状或作用像帽子或各种保护头部的物件。
4:戴帽。
z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zì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乱扣帽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uàn kòu mào zi)。abac式组合,乱扣帽子意思是:比喻无根据地给人扣上某种罪名或标签,含贬义。 提醒人们在判断和评价他人时要基于事实,避免无端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