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书而叹 fèi shū ér tàn

abac式
拼音fèi shū ér tàn
注音ㄈㄟˋㄕㄨㄦˊㄊㄢˋ
繁体廢書而嘆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废书而叹的解释
形容因书籍内容无用或不值得阅读而叹息。
出处

1.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2.

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废书而叹”,但表达了对无用之学的厌弃。
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选择有价值的书籍阅读,避免浪费时间在无用之物上。
列子

1.

他读了一本讲解投资的书,结果发现内容过时,只能废书而叹。

2.

小明翻看了一本旧杂志,发现内容毫无价值,只能废书而叹。

3.

她买了一本自助书籍,希望能有所收获,结果发现内容空洞,只能废书而叹。

4.

他借了一本小说,希望能打发时间,结果发现情节拖沓,只能废书而叹。

5.

她期待已久的学术论文,结果发现内容陈旧,只能废书而叹。

6.

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尝不慨然~。 ★晋·潘岳《闲居赋》

废书而叹的翻译
德语
über ein nutzloses Buch seufzen
日语
無用の書にため息をつく
法语
soupirer sur un livre inutile
英语
sigh over a useless book
废书而叹的字意分解
fèi
1:(形声。从广,发声。从“广”(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房子倾倒)。
2:同本义。
3:泛指倾圮,倒塌。
4:废弃;废除。
5:停止; 中止。
6:废黜,罢官。
7:衰败;败坏。
8:坠落;跌下。
9:杀害,杀死。
10:费,浪费。
11:举,发生。
12:荒废,放弃不用的。
13:沮丧失望。
14:衰败。
15:残疾的。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tàn
1:(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2:同本义。
3:赞叹,赞美。
4:吟诵。

废书而叹,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èi shū ér tàn)。abac式组合,废书而叹意思是:形容因书籍内容无用或不值得阅读而叹息。 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选择有价值的书籍阅读,避免浪费时间在无用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