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儒硕德 qí rú shuò dé

abcd式
拼音qí rú shuò dé
注音ㄑㄧˊㄖㄨˊㄕㄨㄛˋㄉㄜˊ
繁体耆儒碩惪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耆儒硕德的解释
形容年高有德,学识渊博,品行高尚的人。常用于对长者的尊称。
出处

1.

汉·扬雄《剧秦美新》:“是以耆儒硕老抢其书而远逊。”唐·张九龄《论教皇太子状》:“必使耆儒硕德,为之师保。”

2.

出自《礼记·曲礼上》:'耆者七十,八十曰耄,九十曰耋。' 后人将耆、儒、硕、德四个字结合,形成成语。
寓意
强调对年长者和有德者的尊重和敬仰,体现中华传统美德。
列子

1.

在社区活动中,大家都尊敬地称呼李老先生为耆儒硕德。

2.

张教授退休后,依然被学生们称为耆儒硕德。

3.

村里的王老太被大家称为耆儒硕德,深受大家的爱戴。

4.

在学术研讨会上,与会者对主持人给予了耆儒硕德的评价。

5.

每逢节日,邻居们都会去看望耆儒硕德的陈爷爷。

6.

耆儒硕德奇材异能之士,茅拔茹连致无虚月,逮今三十年闲。 ★元·释念常《佛祖通载》卷二十一

耆儒硕德的翻译
德语
ehrwürdiger und tugendhafter Älterer
日语
高齢にして徳の高い人
法语
vénérable et vertueux aîné
英语
venerable and virtuous elder
耆儒硕德的字意分解
1:(形声。《说文》:“从老省,旨声。”形旁本是“老”,为了文字结构匀称,省略了一部分。本义:老)。
2:古称六十岁曰耆。亦泛指寿考。
3:强横的。
4:(shì)。爱好。
1:(形声。从人, 需声。本义: 术士)。
2:同本义。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3:儒生。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门徒、学生; 孔子学说的信徒。
4:旧时对学者或读书人的称呼。
5:懦弱。
6:愚昧无知的。
7:缓慢。
shuò
1:(形声。从页(xié),石声。页,头。本义:头大)。
2:同本义。
3:引申为大。
4:比喻坚固。
5: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
1:(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同本义。
3:感激。
4:取得,获得。
5:道德,品行。
6:恩惠;恩德。
7:福。

耆儒硕德,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qí rú shuò dé)。abcd式组合,耆儒硕德意思是:形容年高有德,学识渊博,品行高尚的人。常用于对长者的尊称。 强调对年长者和有德者的尊重和敬仰,体现中华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