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更事 shǎo bù gēng shì

abac式
拼音shǎo bù gēng shì
注音ㄕㄠˇㄅㄨˋㄍㄥˋㄕˋ
繁体少不更事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少不更事的解释
形容年轻时缺乏经验,不懂世事。
出处

1.

《隋书·李雄传》:“吾儿既少,更事未多。”

2.

出自《论语·子罕》:'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后演变成少不更事。
寓意
提醒人们在年轻时要多学习和积累经验,以避免因缺乏经验而犯错。
列子

1.

他刚进入社会,少不更事,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同事发生冲突。

2.

由于少不更事,小明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总是显得有些笨拙。

3.

少不更事的她在投资理财方面吃了不少亏。

4.

因为少不更事,他常常被一些骗子利用。

5.

少不更事的年轻人往往对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缺乏理解。

6.

母谓汝夫妇~。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

少不更事的翻译
德语
unerfahren
日语
経験不足
法语
inexpérimenté
英语
inexperienced
少不更事的字意分解
shǎo
1:(会意。小篆从小,丿(piě)声。本义:不多)。
2:同本义。
3:薄弱。
4:
5:短缺,距原来的要求还差。
6:使少,减少;削弱。
7:轻视,看不起。
8:稍稍,稍微。
9:又。
10:一会儿。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gēng
1:(形声。从攴(pū),“更”的小篆形是个形声字。丙声。 本义:改变)。
2:同本义。
3:改,改正。
4:更换;替代。
5:经过,经历。
6:连续,接续。
7:轮流。
8:偿还;抵偿。
9:报,报答。
10:(gěng)。阻塞。
11: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更鼓。
12:量词。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gèng
1: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再”、“复”、“又”。
2: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更加”、“愈加”、“越发”等。
3:表示在所说的范围之外,相当于另外;也。
4:表示跟上一层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之外,相当于“反而”“竟然”“还是”。
5:与,和。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少不更事,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hǎo bù gēng shì)。abac式组合,少不更事意思是:形容年轻时缺乏经验,不懂世事。 提醒人们在年轻时要多学习和积累经验,以避免因缺乏经验而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