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解释
形容人沉醉于眼前的快乐,不再思念故土。比喻人忘本,贪图安逸,忘记了自己的根源。
出处
1.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2.
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被俘后,在洛阳过着安逸的生活,忘记了蜀国,乐不思蜀。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安逸和快乐而忘记自己的根源和责任。
列子
1.
小明在游乐园玩了一整天,乐不思蜀,忘记了回家时间。2.
暑假期间,孩子们在夏令营里玩得乐不思蜀,完全不想回家。3.
在度假村度过了几天愉快的时光,他乐不思蜀,不愿离开。4.
在朋友家过夜,小红玩得乐不思蜀,第二天早上才想起要回家。5.
在新学校里,小刚交了很多新朋友,乐不思蜀,忘了和老朋友联系。6.
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之意。 ★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乐不思蜀的翻译
德语
so viel Spaß haben, dass man Heim und Pflicht vergisst
日语
楽しんで故郷を忘れる
法语
se divertir au point d'oublier son devoir et sa maison
英语
to enjoy oneself so much as to forget home and duty
乐不思蜀的字意分解
lè
1:喜悦;愉快。
2:安乐。
3:乐于;安于。
4:又。
5:感到快乐,享受。
6:旧指“声色”。即歌舞和女色。
7:乐趣。
8:又。
9:姓。
yuè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2:同本义。
3:又。
4:乐器。
5:乐工,精于音乐的人。
6:
7:唱,用口发音乐音。
8:奏乐。
9: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sī
1:(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xìn),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思考,想;考虑)。
2:同本义。
3:思慕;想念。
4:悲伤,哀愁。
5:思想,思绪,心情。亦指构思。
6:特指创作的构思。
7:诉讼
8:诗体的一种。
9:语气词。用于语首,无实义。
10:用于句中,无实义。
sāi
1:多胡须的样子
shǔ
1:(象形。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本义:蛾蝶类的幼虫
2:同本义。
3:古族名、国名、郡名 ,在今四川一带。
4:朝代名 。三国时蜀汉的简称。旧地在今四川、云南、贵州一带。
5:中国四川省的别称。

乐不思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è bù sī shǔ)。abac式组合,乐不思蜀意思是:形容人沉醉于眼前的快乐,不再思念故土。比喻人忘本,贪图安逸,忘记了自己的根源。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安逸和快乐而忘记自己的根源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