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开之警的解释
比喻在紧要关头才采取行动或措施,常指行动迟缓或不及时。
出处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国传》:“北拒匈奴,率厉四夷,完复边郡,使塞下无晏开之警,万世有安宁之策也。”2.
出自《汉书·晁错传》,原文为'晏开之警',指的是晁错建议汉文帝改革,而汉文帝却迟迟不采取行动。寓意
强调在紧要关头采取行动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拖延,及时应对问题。
列子
1.
他直到考试前一天才开始复习,真是晏开之警。2.
公司在市场份额大幅下降后才开始调整策略,典型的晏开之警。3.
等到房子漏水了才想起修补,真是晏开之警。4.
等到身体出了问题才开始锻炼,真是晏开之警。5.
直到项目失败后才开始反思团队合作,真是晏开之警。6.
我们需要和平,不想有~。晏开之警的翻译
德语
verspätete Reaktion
日语
遅れての対応
法语
réaction tardive
英语
belated response
晏开之警的字意分解
yàn
1:(形声。从日,安声。本义:晴朗)。
2:同本义。
3:(ān)。平静;安逸。
4:(gàn)。迟。
5:(ān)。温和;和柔。
6:鲜艳;华美。
kāi
1:(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2:同本义。
3:打开,开启。
4:引申为开放;舒放。
5:创立,建立,开创,设立。
6:摆开。
7:开掘;开通。
8:教导,启发。
9:开拓,扩展。
10:戏剧开场角色的说白。
11:分离,分开。
12:又如:开交(分开;解决)。
13:放晴。
14: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jǐng
1:(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2:同本义。
3:戒备;防备。
4:惊恐;惊动。
5:警报。
6:敏悟。

晏开之警,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àn kāi zhī jǐng)。abac式组合,晏开之警意思是:比喻在紧要关头才采取行动或措施,常指行动迟缓或不及时。 强调在紧要关头采取行动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拖延,及时应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