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足惜 sǐ bù zú xī

abcd式
拼音sǐ bù zú xī
注音ㄅㄨˋㄗㄨˊㄒㄧ
繁体死不足惜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死不足惜的解释
形容罪大恶极,死了也不值得惋惜。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厌恶和鄙视。
出处

1.

《宋史·苏洵传》:“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后人引申为死不足惜。
寓意
强调对恶行或罪行的极度厌恶,提醒人们要远离邪恶,追求正义。
列子

1.

小偷偷了邻居家的财物,被抓后大家都觉得他死不足惜。

2.

欺骗朋友感情的人,做了坏事后,朋友们都觉得他死不足惜。

3.

破坏环境的企业被曝光后,公众认为其死不足惜。

4.

虐待动物的人被揭发后,大家一致认为他死不足惜。

5.

背叛团队利益的人被发现后,同事们都认为他死不足惜。

6.

妾一身~,但自蒙爱幸,身怀六甲,已两月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死不足惜的翻译
德语
den Tod verdienen
日语
死んでも惜しくない
法语
mériter la mort
英语
deserve to die
死不足惜的字意分解
1:(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同本义。
3: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4:穷,尽。
5:拼死,拼命。
6:死板,不灵活。
7: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8:甚;极。
9:死刑。
10:尸体。
11:主,主管。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1:(形声。从心,昔声。本义:哀痛,哀伤)。
2:同本义。
3:珍惜,爱惜,重视而不糟蹋耗费。
4:惋惜。
5:哀怜、哀悯。
6:贪婪,贪求。
7:吝惜;舍不得。

死不足惜,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ǐ bù zú xī)。abcd式组合,死不足惜意思是:形容罪大恶极,死了也不值得惋惜。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厌恶和鄙视。 强调对恶行或罪行的极度厌恶,提醒人们要远离邪恶,追求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