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入山 bèi fā rù shān

abcd式
拼音bèi fā rù shān
注音ㄅㄟˋㄈㄚˋㄖㄨˋㄕㄢ
繁体被發髮入山
感情贬义
近义词
  • 流放边疆
  • 充军边塞
  • 谪戍边关
反义词
被发入山的解释
形容被发配到偏远山区,常用来表示一种被惩罚或流放的状态。
出处

1.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汝欲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2.

出自汉代文学作品,具体典故已不可考,但常见于古代小说和历史记载中。
寓意
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犯错者的惩罚方式,强调流放的艰辛与孤独。
列子

1.

犯了大错的小王被发入山,远离了城市的生活。

2.

小说中的主人公因得罪权贵而被发入山,过上了艰苦的生活。

3.

历史上不少官员因触犯律法被发入山,度过了余生。

4.

被发入山的士兵们在荒凉的山区中艰难求生。

5.

传说中的侠客因反抗暴政被发入山,却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6.

明·陈侚《余庵杂录》上卷:“若草庐则既为宋人,且试乡校,为宋贡士矣,即不死,亦当~,而奈何其膺程钜夫之荐也。”

被发入山的翻译
德语
ins Gebirge verbannt
日语
山に流される
法语
exilé dans les montagnes
英语
exiled to the mountains
被发入山的字意分解
bèi
1:(形声。从衣,皮声。本义:睡眠时用以覆体的夹被;被子)。
2:同本义。
3:表面。
4:被覆;遮盖。
5:蒙受,遭受。
6:及;到达。
7:加;施加。
8:表示被动:叫;让。
1:(后作“披”)。
2:搭衣于肩背。
3:穿着。
4:打开。
1:(形声。本义: 放箭)。
2:同本义。
3:出发;上路。
4:打开;开启。
5:征发;征调。
6:发生;发出。
7:发布;宣告。
8:抒发;发泄。
9:派遣。
10:挖掘。
11:花开放。
12:送出;交付。与“收”相对;发出。
13:显现;显露。
14:揭露;暴露。
15:点燃;燃烧起来 褺。
16:除去;错乱。
17:效法,遵守。
1:头发,人头上的毛 ?。
2:草木。
3: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
fèi
1:崩坏;停止。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同本义。
3:参加, 加入。
4:交、交纳。
5:接纳;采纳。
6:与…相适应。
7: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8:到达。
9:侵入。
10:占据。
11:收入,进项。
12: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shān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7:姓。

被发入山,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bèi fā rù shān)。abcd式组合,被发入山意思是:形容被发配到偏远山区,常用来表示一种被惩罚或流放的状态。 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犯错者的惩罚方式,强调流放的艰辛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