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马而谏 kòu mǎ ér jiàn

abcd式
拼音kòu mǎ ér jiàn
注音ㄎㄡˋㄇㄚˇㄦˊㄐㄧㄢˋ
繁体敂馬而諫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委婉劝说
  • 善意规劝
  • 婉言相劝
反义词
叩马而谏的解释
形容通过轻拍马匹来提醒或规劝骑马的人,意在表达一种委婉的劝谏方式。
出处

1.

《史记·伯夷列传》:“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之。太公曰:‘此义人者。’扶而去之。”

2.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原文为:“子反曰:‘叩马而谏,君不听我,我将焉如?’
寓意
强调通过温和的方式进行劝告,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关心。
列子

1.

小明看到朋友骑马太快,叩马而谏让他慢下来。

2.

在马术比赛中,教练叩马而谏提醒选手调整姿势。

3.

游乐园里,家长叩马而谏孩子不要在马上玩手机。

4.

骑马旅行时,导游叩马而谏游客注意安全。

5.

在马场上,朋友叩马而谏提醒骑手注意马匹的疲劳状态。

6.

左右众将见夷、齐~,军士不得前进。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八回

叩马而谏的翻译
德语
durch Klopfen auf das Pferd sanft ermahnen
日语
馬を叩いて諌める
法语
admonester doucement en tapotant le cheval
英语
gently admonish by tapping the horse
叩马而谏的字意分解
kòu
1:(《说文》无“叩”字,只有“敂”字。《说文》:“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从“攴”(pū),表示与击打有关。本义:击,敲打)。
2:同本义。
3:叩头、拜。
4:举发;询问。
5:攻打。
6:拉住。
1:(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4:驾着马。
5:姓。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jiàn
1:(形声。从言,柬声。本义:直言规劝)。
2:同本义。
3:匡正;挽回。
4:离间。
5:谏官。
6:间谍。
7:姓。

叩马而谏,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kòu mǎ ér jiàn)。abcd式组合,叩马而谏意思是:形容通过轻拍马匹来提醒或规劝骑马的人,意在表达一种委婉的劝谏方式。 强调通过温和的方式进行劝告,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