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虫迹 zhū sī chóng jì

abcd式
拼音zhū sī chóng jì
注音ㄓㄨㄙㄔㄨㄥˊㄐㄧˋ
繁体蛛絲蟲踖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蛛丝虫迹的解释
形容细微的痕迹或蛛丝马迹,常用来比喻侦查时找到的线索或证据。
出处

1.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七十九回:“蛛丝虫迹,屋漏蝙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如何。”

2.

出自《周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而知终,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神无方,易无体。'后世引申为细微的线索。
寓意
强调通过细微的线索或证据来推断或解决问题。
列子

1.

侦探从嫌疑人的房间里找到了蛛丝虫迹,终于破了案。

2.

尽管证据不足,但警方还是从蛛丝虫迹中找到了突破口。

3.

他在书中留下了蛛丝虫迹,让读者可以追踪他的思路。

4.

从蛛丝虫迹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5.

科学家通过蛛丝虫迹,推测出这片化石的年代。

蛛丝虫迹的翻译
德语
Spuren
日语
手がかり
法语
indices
英语
clues
蛛丝虫迹的字意分解
zhū
1:蜘蛛。
1:(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2:同本义。
3:泛指纤细如丝的东西。
4:线。
5:丝织品。
6:八音之一。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7: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8:缫丝;纺丝。
9:一种计算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微小单位。
10:长度或重量的微量。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11:表示极小或极少的量。
chóng
1:(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2:同本义。
3: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huǐ
1:“虺”的本字。毒蛇名。
1:同本义。
2:留下的印子。
3: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4:功劳。
5:追踪;追寻。

蛛丝虫迹,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ū sī chóng jì)。abcd式组合,蛛丝虫迹意思是:形容细微的痕迹或蛛丝马迹,常用来比喻侦查时找到的线索或证据。 强调通过细微的线索或证据来推断或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