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然若揭 zhāo rán ruò jiē

abac式
拼音zhāo rán ruò jiē
注音ㄓㄠㄖㄢˊㄖㄜˇㄐㄧㄝ
繁体炤然若揭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昭然若揭的解释
形容事情真相显露,非常清楚明白。
出处

1.

《庄子·达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2.

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如今这事,昭然若揭,任你怎么抵赖也无用了。”
寓意
强调真相大白于天下,提醒人们不要试图掩盖事实。
列子

1.

经过一番调查,事实真相昭然若揭,大家都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2.

当他看到那张照片时,一切都昭然若揭,再也无法隐瞒。

3.

经过法庭上的激烈辩论,真相终于昭然若揭,法官做出了公正的判决。

4.

当她打开信封,看到里面的内容时,一切都昭然若揭,她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5.

经过几天的观察,小明终于发现是谁在偷吃他的零食,昭然若揭。

6.

承电示撤消军院,爱国之忱,~。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七回

昭然若揭的翻译
德语
klar wie der Tag
日语
明白如昼
法语
évident comme le jour
英语
clear as day
昭然若揭的字意分解
zhāo
1:(形声。从日,召声。本义:明亮)。
2:同本义。
3:彰明,显著。
4:光;亮光。
5:古时宗法制度 ,宗庙次序,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又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也按此规定排列。
6:显扬;显示。
7:姓。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jiē
1:标志。
2:揭揭。
3:修长的样子。

昭然若揭,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āo rán ruò jiē)。abac式组合,昭然若揭意思是:形容事情真相显露,非常清楚明白。 强调真相大白于天下,提醒人们不要试图掩盖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