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餐虎咽的解释
形容吃东西时像狼和虎一样,速度快且凶猛,形容非常饿或吃相急切。
出处
1.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二回:“[行者]迎着里面灯光,仔细观看。只见那大小群妖,一个个狼餐虎咽,正都吃东西哩。”2.
出自《三国演义》,形容关羽在战斗中勇猛如狼似虎。寓意
强调进食时的急切和速度,反映出一种原始的饥饿感和满足感。
列子
1.
小明饿了一天,回家后狼餐虎咽地吃起了晚饭。2.
比赛结束后,运动员们狼餐虎咽地补充能量。3.
聚会上,大家聊得开心,狼餐虎咽地享受美食。4.
露营时,大家狼餐虎咽地吃着烧烤,感觉特别满足。5.
节日里,孩子们狼餐虎咽地吃着糖果,玩得非常开心。6.
老军道:“忒过分了!”父子二人正在饥馁之时,拿起饭来,~,尽情一饱。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狼餐虎咽的翻译
德语
hinunterschlingen
日语
むさぼり食う
法语
engloutir
英语
wolf down
狼餐虎咽的字意分解
láng
1:(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2:同本义。
3:凶狠。
4:姓。
cān
1:(形声。从食,(cán)声。本义:吃)。
2:同本义。
3:吞食。
4:饮食,食物。
hǔ
1:(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Panthera tigris),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3:比喻残酷凶暴。
4:姓。
hù
1:[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yān
1:(形声。从口,因声。本义:咽头)。
2:同本义 消化和呼吸的通道,位于鼻腔、口腔的后方,喉的上方,相应地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通称咽喉。
3:指颈项。
4:比喻形势险要之地。
yàn
1:吞入;吞食。
yè
1:填塞;充塞。

狼餐虎咽,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áng cān hǔ yàn)。abcd式组合,狼餐虎咽意思是:形容吃东西时像狼和虎一样,速度快且凶猛,形容非常饿或吃相急切。 强调进食时的急切和速度,反映出一种原始的饥饿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