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拾章句 duō shí zhāng jù

abcd式
拼音duō shí zhāng jù
注音ㄉㄨㄛㄕㄜˋㄓㄤㄍㄡ
繁体掇拾章句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掇拾章句的解释
指摘取和搜集别人的诗句或文章中的片段来拼凑成自己的作品,常带有贬义,形容抄袭或拼凑的写作方式。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掇拾章句,了无新意。'
寓意
提醒人们在创作时应避免抄袭和拼凑,强调原创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的文章完全是掇拾章句,毫无创意可言。

2.

这个演讲稿看起来像是掇拾章句拼凑起来的。

3.

他总是喜欢掇拾章句,却从不自己创作。

4.

她的论文被指责为掇拾章句,缺乏原创性。

5.

这个故事明显是掇拾章句,情节毫无连贯性。

掇拾章句的翻译
德语
Ausschnitte zusammenstellen
日语
断片を集める
法语
assembler des fragments
英语
piece together fragments
掇拾章句的字意分解
duō
1:(形声。本义:拾取)。
2:同本义。
3:挪;搬取。
4:选取。
5:端。
duo
1:——见“撺掇”(cuānduo)、“掂掇”(diānduo)。
shí
1:(形声。从手,合声。本义:捡取,从地上捡起来)。
2:同本义。
3:收敛,收集。
4:十,数目,九加一所得,汉字数目‘十’的大写
shè
1: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登上
zhāng
1:(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2:同本义。今称“乐章”。
3:棵;根。
4: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5:红白相间的丝织品。
6:文章。诗歌的段落。亦指文章的段或篇。
7:法规;规章。
8:法律条目。
9:印章。
10:标记;徽章。
11:指旌旗。
12:奏章,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
13:大木材。
14:彰明,明显,显著。
15:条理化。
16:显示;表明。
17:彰明,表彰。
18:上奏章告发。
19:姓。
gōu
1:(形声。从口。正当读今言钩,俗作勾。本义:弯曲)。
2:同本义。
3:勾画。
4:如果——表示假设。
5:古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旁的短边。
6:——人名用字。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2:语句;诗句。
3:中国汉代行大礼时,由九宾中地位最低的士依次向上传话,与“胪”相反。
4:用于时间的计量。表示点时,相当于“点”;表示时段时,相当于“个”(钟头)。

掇拾章句,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duō shí zhāng jù)。abcd式组合,掇拾章句意思是:指摘取和搜集别人的诗句或文章中的片段来拼凑成自己的作品,常带有贬义,形容抄袭或拼凑的写作方式。 提醒人们在创作时应避免抄袭和拼凑,强调原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