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听计从 yán tīng jì cóng

abcd式
拼音yán tīng jì cóng
注音ㄧㄢˊㄊㄧㄥㄐㄧˋㄘㄨㄥˊ
繁体言聽計從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言听计从的解释
形容对别人的话言听计从,毫无主见。
出处

1.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项王见羽,言听计从”。
寓意
提醒人们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盲目听从他人。
列子

1.

小明对他的朋友言听计从,常常不加思考就照做。

2.

在团队中,他总是言听计从,没有自己的意见。

3.

她对男朋友言听计从,朋友们都觉得她太没有主见了。

4.

弟弟对姐姐言听计从,姐姐说什么他都照办。

5.

班里的同学对班长言听计从,班长的决定大家都无条件支持。

6.

邓对于他也就和刘玄德之于诸葛孔明,几几乎是~的。 ★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二十六

言听计从的翻译
德语
gehorsam gegenüber jedem Wort und jedem Befehl
日语
言うことを聞いて従う
法语
obéissant à chaque mot et chaque ordre
英语
obedient to every word and command
言听计从的字意分解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tīng
1:(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同本义。
3:接受,听信,接纳。
4: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5:决断;审理 。
6:等候;待 。
7:听凭,任凭。
8:侦察。
9:耳朵。
10:马口铁罐。
11:耳目,间谍。
12: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1:(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2:同本义。
3:计较;关心于。
4:商议;谋划。
5:考察;审核。
6:又如:计勘(审核勘验);计制(审核规格)。
7:计策;计谋。
8:姓。
có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2:同本义。
3:顺从;依从。
4:》。
5:参与其事。
6: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
7:因由。
8:堂房亲属。
9:言词顺畅的。

言听计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án tīng jì cóng)。abcd式组合,言听计从意思是:形容对别人的话言听计从,毫无主见。 提醒人们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盲目听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