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转睛 mù bù zhuǎn jīng

abac式
拼音mù bù zhuǎn jīng
注音ㄇㄨˋㄅㄨˋㄓㄨㄞˊㄐㄧㄥ
繁体目不轉睛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目不转睛的解释
形容眼睛一刻也不离开,聚精会神地看着某物或某人,表现出高度的专注和认真。
出处

1.

晋·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黛玉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宝玉,半晌不语。”
寓意
强调专注和认真,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全神贯注。
列子

1.

他在看电影时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2.

小朋友们听故事时目不转睛,生怕漏掉一个字。

3.

她在比赛中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手的一举一动。

4.

爷爷在修理钟表时目不转睛,生怕弄坏了零件。

5.

他在博物馆里目不转睛地欣赏每一幅画作。

6.

老婆婆看着小官人,~,不觉两泪交流。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

目不转睛的翻译
德语
starr ansehen
日语
目を離さずに見る
法语
fixer intensément
英语
stare fixedly
目不转睛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同本义。
3:目光;眼力。
4:孔眼。
5:首领;头目。
6:名目,数目;行列。
7:观看,注视。
8:递眼色,使眼。
9:看待。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uǎn
1:(形声。从车,专声。转运要用车,故从车。本义:转运)。
2:同本义(通过陆路运输)。
3:回还,转动。
4:指情况的变化、改变。
5:转移,辗转。
6:丢弃。
7:迁官转任。
8:掉转;转向。
9:移动;迁徙。
10:离去,离开。
11:摇动;飘荡。
12:避。
13:缠绕。
14:又如:转踅(回旋缠绕)。
15:卖。
16:又如:转物(买卖货物);转肩(一种不正当的买卖。高价赊入,低价卖出);转货(做买卖);转卖(把买进的东西再卖出去)。
17:诵。
18:又如:转经(诵经);转读(诵读佛经)。
19:曲折,盘曲。
20:量词。等于说“次”。古时军功每加一等,则官爵随升一级,叫做一转。
zhuàn
1:旋转;打转。
2:绕过。
3:鸟鸣,蝉鸣。
4:次;回。
jīng
1:(形声。从目,青声。本义:眼珠)。
2:同本义。
3:眼睛。
4:视力。

目不转睛,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mù bù zhuǎn jīng)。abac式组合,目不转睛意思是:形容眼睛一刻也不离开,聚精会神地看着某物或某人,表现出高度的专注和认真。 强调专注和认真,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全神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