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唐捐的解释
功夫不会白费,形容付出总会有回报。
出处
1.
《法华经·普门品》:“功不唐捐。”2.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后人总结为'功不唐捐'。寓意
强调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会得到回报,鼓励人们不要轻言放弃。
列子
1.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功不唐捐。2.
她坚持每天练习绘画,虽然起初没有进步,但最终功不唐捐,成为了画家。3.
他在学习上付出了很多努力,虽然成绩不理想,但功不唐捐,积累了很多知识。4.
团队成员们虽然没有拿到冠军,但功不唐捐,收获了宝贵的经验。5.
他每天坚持跑步,虽然没有马上看到效果,但功不唐捐,身体逐渐健康起来。功不唐捐的翻译
德语
Kein Einsatz ist vergeblich
日语
努力は無駄にならない
法语
Aucun effort n'est perdu
英语
No effort is wasted
功不唐捐的字意分解
gōng
1:(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2:同本义。
3:事情;工作。
4:功德;恩德。
5:
6:事。
7:土木营造之事。
8:工程和劳动人力。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táng
1:(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口,庚声。本义:大话)。
2:广大。
3:朝代名。唐朝。
4:传说中古帝尧政权的称号。
5:五代之一。公元 923年,李存勖继后梁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也简称唐,历四帝,十三年, 936年禅位后晋。
6: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 937年李升于金陵称帝,国号唐,史称南唐。共历三帝,三十九年。 975年,为宋所灭。
7:古国名。
8:相传为祁姓,尧的后代,在今山丁翼城西。
9:周所建,姬姓,在今湖北省隋县镇,公元前505年为楚所灭。
10:古代庙堂前或宗庙内的大路。
11:姓。
juān
1:(形声。从手,肙(yuān)声。本义:舍弃)。
2:同本义。
3:除去;废除。
4:捐献,贡献。
5:花费;耗用。

功不唐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ōng bù táng juān)。abcd式组合,功不唐捐意思是:功夫不会白费,形容付出总会有回报。 强调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会得到回报,鼓励人们不要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