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 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abcd式
拼音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注音ㄧㄡˋㄓˋㄓㄜˇㄕˋㄐㄧㄥˋㄔㄥˊ
繁体有志者事竟成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有志者事竟成的解释
只要有志向,事情最终一定会成功。强调坚持不懈和有明确目标的重要性。
出处

1.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2.

出自汉代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五》:'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燕王必委国听命,惟大王所欲。然则燕国固吾有也,何以劳大王之师乎?夫有志者,事竟成也。'
寓意
鼓励人们要有坚定的志向和恒心,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实现目标。
列子

1.

小明有志于成为一名科学家,他每天坚持做实验,最终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2.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小红每天早起练习舞蹈,她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3.

即使遇到了很多困难,李华依然坚持自己的创业梦想,因为他深信有志者事竟成。

4.

王老师鼓励学生们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告诉他们有志者事竟成。

5.

张伟虽然在学习上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始终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继续努力。

6.

周老夫妻见了媳妇一表人物,两心快乐。方信国能起初不肯娶妻,毕竟寻出好姻缘来,所谓~也。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有志者事竟成的翻译
德语
Wo ein Wille ist, ist auch ein Weg.
日语
志ある者、事竟成
法语
Quand on veut, on peut.
英语
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的字意分解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zhì
1:(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同本义。
3:心情。
4:神志。
5:旗帜。
6:皮肤上生的班痕
7:有志;立志;专心。
8:记着。
9:向慕。
10:记载,记录。
11:叙述。
12:(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13:同本义。
14:记录。
15:做记号。
16:又。
17:标记;记号。
zhě
1:(《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2:同本义。
3: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4:指代人。
5:指代事或物。
6: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7: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8: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9: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10:用在句末表示语气完毕。
11:用在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
12:表示祈使语气。
13:表示商榷。
14: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
15:“者也”两个语气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也”在这里强调了肯定的语气。
16:轻狂。
17:虚假,不老实。
18:(zhū)。众多。
19:假借,借口。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有志者事竟成,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abcd式组合,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只要有志向,事情最终一定会成功。强调坚持不懈和有明确目标的重要性。 鼓励人们要有坚定的志向和恒心,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