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山煮海 zhù shān zhǔ hǎi

abac式
拼音zhù shān zhǔ hǎi
注音ㄓㄨˋㄕㄢㄓㄨˇㄏㄞˇ
繁体鑄山煑海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铸山煮海的解释
形容一种极大的气魄和决心,能够移山煮海,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出处

1.

《史记·吴王濞列传》:“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

2.

出自《列子·汤问》,原句为'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后人用以形容雄心壮志。
寓意
强调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退缩。
列子

1.

为了实现梦想,他铸山煮海,不畏艰难,最终成功创业。

2.

面对巨大的挑战,她铸山煮海,坚持不懈,最终完成了项目。

3.

他以铸山煮海的决心,克服了所有困难,完成了学业。

4.

为了保护环境,志愿者们铸山煮海地进行清理工作。

5.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他铸山煮海地努力,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6.

~、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 ★宋·苏轼《表忠观碑》

铸山煮海的翻译
德语
Berge versetzen und Meere kochen
日语
山を移し海を煮る
法语
bouger des montagnes et bouillir des mers
英语
move mountains and boil seas
铸山煮海的字意分解
zhù
1:(形声。从金,寿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是双手拿“鬲”(lì,古炊具),下面是“皿”;鬲、皿表熔化金属的锅炉。中间象被熔铸的金属。小篆变为形声字。本义:铸造)。
2:同本义 。锤炼,雕琢金属或以液态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浇制成器的统称。
3:造就。
4:锤炼;雕琢。
shān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7:姓。
zhǔ
1:(形声。从火,者声。本义:把东西放在有水的锅里加热使熟) 同本义。
2:又。
3:煮盐,熟盐 。熬干含盐的水分,提取食盐。
hǎi
1:(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3:海水。
4: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5: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6:大口,大嘴巴。
7:很多的。

铸山煮海,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hù shān zhǔ hǎi)。abac式组合,铸山煮海意思是:形容一种极大的气魄和决心,能够移山煮海,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强调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