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妖作怪 xīng yāo zuò guài

abac式
拼音xīng yāo zuò guài
注音ㄒㄧㄥˋㄧㄠㄗㄨㄛˋㄍㄨㄞˋ
繁体興妖作恠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兴妖作怪的解释
比喻制造事端或进行捣乱活动,常用来形容某些人或事物的行为不正当或有害。
出处

1.

明·周辑《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巡海夜叉道:’你那里得这几件物事,在此兴妖作怪!”

2.

出自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兴妖作怪,惑乱人心。'
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抵制那些不正当的、破坏性的行为。
列子

1.

小区里总有一些人喜欢兴妖作怪,影响大家的生活。

2.

班里有几个同学喜欢兴妖作怪,搞得老师很头疼。

3.

最近网上出现了一些兴妖作怪的谣言,引起了恐慌。

4.

公司里有人总是兴妖作怪,影响了工作氛围。

5.

公园里有人兴妖作怪,破坏了环境卫生。

6.

是这样看起来,完全是张仪那小子在~啦。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兴妖作怪的翻译
德语
Unruhe stiften
日语
妖を興して怪を為す
法语
causer des ennuis
英语
stir up trouble
兴妖作怪的字意分解
xīng
1:(会意。从舁,从同。舁(yú),共举;同,同力。本义:兴起;起来)。
2:同本义。
3:使兴盛;流行。
4:又。
5:又。
6:开始办理;创办 。
7:推举;选拔。
8:成功。
9:派遣;发动。
10:征发。
11:作。
12:宠;惯。
13:蓬勃发展;兴旺。
14:姓。
xìng
1:兴致,情趣。
2: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3:情欲。
4:一种修辞手段,即比喻。
5:喜欢;喜爱。
yāo
1:(形声。从女,夭声。)。
2:同本义。
3:妖媚。淫邪,不正。
4:古称一切反常怪异的事物或现象。
5:迷信传说中称害人的怪物。
zuō
1:作坊,手工业工场。
zuò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7:《与元九书》。
8:振作。
9:充当。
10:当作。
11:建筑。
12:发出音响,演奏。
13: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14:生出,长出来。
15: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16:培育,造就。
17: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18:担任。
19: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20:发生,发作。
21:发出,放射。
22:发动。
23: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24:咒诅。
25:作品;文章。
26:事情,事业。
27:措施;办法。
guài
1:(形声。从心,圣(kù)声。恠曾为怪的俗字。本义:奇异;奇怪) 同本义。
2:妖精,鬼物。
3:责怪。
4:惊异;觉得奇怪。

兴妖作怪,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īng yāo zuò guài)。abac式组合,兴妖作怪意思是:比喻制造事端或进行捣乱活动,常用来形容某些人或事物的行为不正当或有害。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抵制那些不正当的、破坏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