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发左衽的解释
形容一种古代少数民族的丧服装束,披散头发,衣襟向左开。这种装束在汉文化中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
出处
1.
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2.
《礼记·檀弓上》:'吾与之服,吾未尝服,吾与之左衽,吾未尝左衽。'寓意
象征死亡和不吉利,提醒人们尊重传统习俗和文化差异。
列子
1.
在古代小说中,女鬼常常以披发左衽的形象出现,令人感到恐惧。2.
传统戏剧中,演员扮演亡魂时会采用披发左衽的装束。3.
民间传说中,鬼魂的形象常被描绘成披发左衽的样子。4.
在某些文化中,披发左衽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不适合日常穿戴。5.
为了增加恐怖效果,电影中的鬼魂角色穿着披发左衽的服装。6.
或披发左衽,奋迅泥潭,或从容傅会,望表知里。 ★晋·潘岳《西征赋》披发左衽的翻译
德语
zerzaustes Haar und linker Kragen
日语
髪を振り乱し左衽
法语
cheveux ébouriffés et col gauche
英语
disheveled hair and left lapel
披发左衽的字意分解
pī
1:(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2:分开;裂开。
3:打开;开发。
4:拨开。
5:覆盖或搭衣于肩。
6:翻开;翻阅。
7:披靡。
fā
1:(形声。本义: 放箭)。
2:同本义。
3:出发;上路。
4:打开;开启。
5:征发;征调。
6:发生;发出。
7:发布;宣告。
8:抒发;发泄。
9:派遣。
10:挖掘。
11:花开放。
12:送出;交付。与“收”相对;发出。
13:显现;显露。
14:揭露;暴露。
15:点燃;燃烧起来 褺。
16:除去;错乱。
17:效法,遵守。
fà
1:头发,人头上的毛 ?。
2:草木。
3: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
fèi
1:崩坏;停止。
zuǒ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
2:同本义。
3:贬谪,从朝廷下放到地方为官。
4:见外,把某人当外人看待。
5:左手。
6:方位名。与“右”相对。
7:地理上常以东为左。
8:后多泛指旁边。
9:在直书而左行的文字中,特指右后。
10:证据;证人。
11:御者,赶车的人。
12:偏僻,离中心城市很远。
13:不正,偏邪。
14:向左。
15:姓。
rèn
1:(形声。从衣,壬声(rén)。本义:衣襟)。
2:同本义。
3:指床草席。
4:袖子。
5:下裳。
6:古时连接棺盖与棺木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汉代名为小腰,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
7:睡卧。
8:整理衣襟。

披发左衽,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pī fà zuǒ rèn)。abac式组合,披发左衽意思是:形容一种古代少数民族的丧服装束,披散头发,衣襟向左开。这种装束在汉文化中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 象征死亡和不吉利,提醒人们尊重传统习俗和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