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庭抗礼 fēn tíng kàng lǐ

abcd式
拼音fēn tíng kàng lǐ
注音ㄈㄣˋㄊㄧㄥˊㄎㄤˋㄌㄧˇ
繁体分庭抗禮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分庭抗礼的解释
原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后多用来形容双方势均力敌,分庭抗礼。
出处

1.

《史记·货殖列传》:“(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2.

《晋书·谢安传》:'谢安与王坦之分庭抗礼,各有一定之规。'
寓意
强调双方实力相当,相互尊重和平等竞争的重要性。
列子

1.

在象棋比赛中,两位选手分庭抗礼,棋逢对手。

2.

两位画家在画展上分庭抗礼,各自展示自己的作品。

3.

在辩论赛中,两队分庭抗礼,唇枪舌剑,难分高下。

4.

两位厨师在烹饪大赛中分庭抗礼,各显身手。

5.

在围棋对局中,两位棋手分庭抗礼,棋局精彩纷呈。

6.

知县此番便和他~,留着吃了饭,叫他拜做老师。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分庭抗礼的翻译
德语
auf gleicher Höhe stehen
日语
分庭抗礼
法语
être à égalité
英语
stand on an equal footing
分庭抗礼的字意分解
fēn
1:(会意。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
3:辨别,区分。
4:分给,分配。
5:离开;离别。
6:分散。
7:把…隔开成两半。
8:排解,调和矛盾。
9:分担,共同承担。
10: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
11:角度测量单位,等于1/60度或60秒。
12: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13: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
14: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如形态、皮毛的情况、香味等)分配分数,总分恰为100分。
15:分头;分别。
16:乱,杂。
fèn
1: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2:分际,合适的界限。
3:职分;本分。
4:原则;原理。
5:资质。
6:情分。
7:甘愿;满意。
8:意料;料想。
tíng
1:(形声。从广,廷声。广(yǎn),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
2:同本义。
3:堂阶前的地坪。
4:朝廷,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
5:法庭,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处所 。
6:官署,政府办公的地方 。
7:朝觐,到圣地去进香。
8:古代指少数民族所辖区域或所都之处。也泛指边疆地方。
9:中医学名词。指额部中央 。望诊时常作为诊察头、面部疾病的部位,又叫“天庭”。
10:房屋 。
11:唐代州名 。故治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
12:父亲、母亲的或与父或与母有关的 。
13:直的,笔直的。
kàng
1:(形声。从手,亢声。本义:抵抗,抵御)。
2:同本义。
3:抗拒;拒绝。
4:匹敌,抗衡。
5:举起。
6:高;大
7:刚正不阿;高尚。
1:(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同本义。
3:表示敬意;尊敬。
4:礼拜,顶礼膜拜。
5:礼遇;厚待。
6:礼节。
7: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8:礼仪。
9:礼物。
10:礼貌。
11:又。
12:礼文;礼书。
13:(tǐ)。身体。
14:姓。

分庭抗礼,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ēn tíng kàng lǐ)。abcd式组合,分庭抗礼意思是:原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后多用来形容双方势均力敌,分庭抗礼。 强调双方实力相当,相互尊重和平等竞争的重要性。